3月1日,在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东兴村党群服务中心大厅,村民王志久在甘泉供电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新安装的“网上国网”云终端办理了更名过户业务,用时不到10分钟。 这台“国上国网”云终端由国网扬州供电公司统一布设,于今年2月进驻东兴村党群服务中心。此后,来办事的群众只要携带相关证件,即可自行办理缴费、更名、峰谷分时等业务。“家门口的营业厅”让办电更为便捷。 2021年以来,扬州供电公司聚焦用电客户的“急难愁盼”,立足实际、找准靶向,列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并以党员服务队为载体,精准对接乡村所需、民心所向、企业所盼,利民、便民、惠民,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延伸驻村服务点 “现在供电服务真是好,有求必应!”2月28日,面对上门回访的扬州市郊方巷供电所益农党员服务队队员吕付军和孟露,扬州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常来渔家”民宿老板沈常来称赞道。 2个多月前,因经营的“常来渔家”用上中央空调需增加用电容量,沈常来赶到方巷供电所驻沿湖村服务点咨询。由于邻近的配电变压器无法满足其用电需求,方巷供电所便特事特办,仅用5天就完成了新增配变布点,使“常来渔家”民宿在寒潮来临前及时用上了中央空调。 沿湖村位于渔业资源丰富的邵伯湖西岸,是扬州唯一的纯渔民居住行政村。保障沿湖村用电无忧,是扬州供电公司“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中的106项具体内容之一。 为助力渔民上岸定居、退养还湖,扬州供电公司于2021年7月设立方巷供电所党员驻沿湖村服务点,并投入专项资金120万余元,新增配电变压器2台,更换配电箱3台,更换400伏线路4千米,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2个,配置“网上国网”机器终端1台。 2021年,扬州供电公司陆续在全市70个乡镇设立136个驻村服务点,建立供电网格员与村网格员相互融合的管理机制,公开接待咨询时间、服务内容以及客户经理的联系电话、微信等,大大方便了农村用电客户,有效解决了农村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2021年5月20日,该市广陵区头桥镇庆丰村党总支书记沈成美来到头桥供电所驻该村服务点求助:村里引进的水稻套养龙虾项目离最近的农业电源点有200多米,此前稻田灌溉、监控都靠燃油泵发电,希望能用上电网电。该所及时向上汇报,扬州供电公司很快便决定出资从双丰二组配变台区延伸200米架空线路至秧田边,并于6月9日完成了线路架设,为水稻套养龙虾项目装上表通了电。 “基层供电所处于供电企业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前沿,我们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落实好惠农政策,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扬州供电公司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蒋猛表示,2021年,该公司实施“党建+三新服务”工程,党员驻村服务点共为村民及乡镇企业解决老旧设备改造、电能替代、现代农业示范区用电等问题82个。 解决百姓烦心事 2021年,扬州供电公司通过细分需求、靠实服务,全心全意为民纾难解困,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新又走心。 2021年12月3日,该公司古城电力党员服务队队员刘伟业和吕安怡走访“双东”历史文化街区时发现,在商住两用的小店里经营一些杂货生意的卜春生老人疫情后选择减小经营范围,每月用电减少了50千瓦时。“我们查询并测算后,觉得根据供电营业规则,可以将老人家里的定比计费方式,改为执行每月10千瓦时商业用电的定量计费,这样每个月可以省30多元电费。”刘伟业介绍。 根据“双东”历史文化街区“老建筑多、老客户多、老问题多”的特点,扬州供电公司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将82位孤寡困难老人列为重点关注客户,组织党员服务队提供“一对一”上门服务。 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在东关街道琼花观社区试点末端融合,于2021年5月探索建立“客户经理+项目经理”共同服务模式。“试点网格内生产抢修与营销服务相融合,低压采集运维和配电抢修融合为一支供电服务团队,实现了客户用电业务一站式办理、信息共享、设备共治。”古城电力党员服务队队长丁俊介绍,试点区域内低压业扩平均时长由此前的6-7天缩短至4-6天,停电次数减少了50%。 扬州供电公司还根据群众反馈的需求,把解决私人充电桩少、公共充电难的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2021年10月18日,该市福临苑和福欣苑两个居民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库200个充电位、14只专用表计完成接电,困扰2200户小区居民多年的充电难题彻底解决。 此前,该小区居民或将电动车推入电梯带到自家楼层楼道里充电,或从自家窗户拉线到一楼充电,或把电瓶拆回家中充电。这三种充电方式都存在火灾隐患,居民十分担心,但一直没有一个安全可靠的充电区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扬州供电公司与这两个居民小区物业及万福社区多次协调沟通,促成整改方案落地:由供电公司提供表计及电源接电,物业公司确定充电区域,社区委托欧唯新能源充电服务公司安装充电插座、开关及刷卡设备。 聚焦电动汽车充电桩难题,该公司推动扬州市发改委等多部门于2021年11月15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扬州市居民住宅小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明确了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应100%具备充电设施安装接入条件的同时,提出加大存量居民住宅小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老旧小区内地面或邻近产权车位集中规划电动汽车公用车位和共享快充桩。 降本增效惠企业 2021年10月18日,位于仪征经济开发区的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新增1兆瓦时容量的二期项目并网,由此每年可为其带来约70万元的直接收益。 中兴派能主营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其母公司派能科技是行业领先的储能电池系统提供商,一年前已在仪征经济开发区投运了1兆瓦时储能项目。“供电公司不仅为我们储能项目建设、并网和运行全过程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而且在我们建设前提供了降本增效建议。在尝到了一期项目的收益甜头后,公司决定扩容投资建设二期项目。”中兴派能电池公司项目管理部张兆勇表示。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扬州供电公司以“党建+优质服务”工程为抓手,依托各级基层党组织,为企业提供能效诊断、节能改造服务。各党员服务队主动深入企业开展能效账单现场解读和推介活动,已为82户企业提供了生产班次调整、功率因数提升、节能降耗等用电建议,助力客户安全用电、绿色用电。 该公司主动拓展服务广度,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党员服务队超前对接客户用电需求,打造“开门接电”示范区,提前规划电网网架,让10千伏新客户快速接电,享受外线电气工程“零距离、零等待、零投资”的“三零”服务。 2021年初,该公司市场及大客户服务室党支部书记曹凯带队走访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了解到园区将引进多个重大项目后,双方迅速展开合作,于3月底启动“开门接电”示范区建设。5月,规划年产能20亿瓦时电池项目的中化扬州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动力组建研发及示范一期项目确定落地园区,扬州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第一时间上门了解用电需求,随后迅速组织营销、生产、调度等专业协同推进,于7月底将配电网提前延伸到项目的红线外。9月底,该项目内部配电工程完工后,扬州供电即派人赴现场勘查,确认其符合送电条件,赶在国庆期间为其成功送电。 “供电公司将电送到企业门口,减轻了企业前期建设成本,这是真真切切为企业减负,而且接电时间比我们最初的预期提前了整整2个月。”中化扬州锂电科技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倪士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