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在宝应县翟云柱家庭农场里,新上的4组空气热泵烘干机组正马力全开烘干刚收获的水稻,与其他烘干点不同的是,翟云柱家庭农场厂房内环境干净整洁,没有堆放的燃气瓶,无烟尘、明火,甚至在厂房外连机器设备运转的噪声也几乎听不见。这些变化都是国网宝应县供电公司推进宝应县粮食烘干“气改电”工作,助力秋粮“颗粒归仓”的成果。 从今年8月份开始,该公司联合宝应县农业农村局,围绕“双碳”战略目标和农机设备转型升级,推进县内粮食加工企业烘干设备热源由瓶装燃气改为空气热泵。 “宝应作为产粮大县,使用高效绿色烘干设备,提高产地烘干能力势在必行,公司作为电能供应企业,有责任协助粮食烘干企业开展‘气改电’。”该公司营销部市场及大客户经理杨鹏说。 “新上的设备操作简单,只要设定好时间、温度这些参数就能自动运行,无需人员值守。而且运行稳定、受热均匀,烘干质量也比之前提高了!”翟云柱说。据悉,该农场一年烘干小麦、水稻大概在300万公斤左右,原先使用4组燃气热源烘干设备,每年燃气费用约27万元左右,改成电能空气源热泵后,每年电费约18万元,能够节省三分之一用能成本。 为了帮助更多的粮食烘干企业完成改造,宝应县政府出台了《宝应县粮食烘干中心瓶装燃气热源“气改电”实施方案》,对在规定期限内由瓶装燃气改用电能清洁热源的,按烘干机每组为单位给予财政专项补助。翟云柱的4台烘干设备,一共投资33万元,县级补助16万元,镇级补助4万元,预计一年半即可收回投资成本。 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公司从用电咨询、现场勘查、供电方案编制、业扩配套实施、装表接电等方面为用户提供了专项客户经理“一站式”服务,仅用6天时间就将电送到翟云柱家庭农场,为其新架150米线路,立杆3基,敷设电缆26米,外部接入工程实现了客户“零投资”。 截至目前,该公司先后协助5家粮食中心改造烘干设备21台,投入电网业扩配套资金64.2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