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10时28分,江苏泰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一班班长刘玺通过输电通道智能管控平台,收到了义务护线员李明发出的一张预警照片:一名男子正在500千伏江港都港134至135号杆塔下方钓鱼。作为第一责任人,刘玺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安排人员赴现场劝阻,及时排除了线下垂钓隐患。 线路隐患的快速排除,得益于泰州公司构建的四级护线网络。今年以来,为强化输电线路通道安全管控,泰州公司以精益管理助力巡线工作提质增效,将452条35千伏及以上线路,按辖区划分为182个网格,建立线路第一责任人、外协巡视人员、属地护线人员、义务护线人员的四级护线网络,形成群防群治的输电通道安全生态。 “四级网络突破了以往的单一巡线模式,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实现了对线路通道差异化运维、网格化巡视、快速化响应,最大程度压降了通道安全风险。”泰州公司输电运检室负责人朱斌说。 四级护线网络的构成和分工,即由线路运维单位25名巡线人员担任25条线路的第一责任人,全面统筹责任区段的设备巡视、危险源处理、隐患消缺等事务;79名外协巡视人员在第一责任人指导下,定期对相应片区内线路开展巡视;182名供电所台区经理,作为各自网格内的属地护线人员,对所辖线路进行日常巡视;义务护线人员现由473名社会群众组成,就近布点、流动巡视。外协巡视人员、供电所台区经理和义务巡线员发现隐患,拍照上传至“输电通道智能管控平台”,形成预警信息,由第一责任人统筹安排处理,形成痕迹可溯的闭环管理。 据悉,泰州公司四级护线网络实行以来,已发现线路通道隐患79起,及时制止危急隐患15起,隐患识别及时性、消缺精准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