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到2024年,江苏省全社会用电量从5013亿千瓦时增加到7833亿千瓦时。能源保供、助企惠企、节能降碳……近年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电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江苏“走在前、做示范”的含“电”量不断攀升。 守牢能源保供底线 2024年初,两场寒潮天气席卷江苏大地,江苏中北部普降暴雪。在江苏灌云110千伏鲁河变电站内,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按下直流融冰车启动键,对110千伏邓鲁线进行直流融冰,保障供电正常运行。 近年来,江苏新能源发展迅猛,截至2024年10月底,装机规模已突破8000万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能源保供中的作用愈加凸显,由此催生的新型储能支撑调节作用也逐步显现。 2024年7月6日,国网江苏电力成功开展国内规模最大的省级电网新型储能集中调用,同时向超过450万千瓦新型储能发出充放电指令,最大可同时满足近3000万户居民一小时的用电需求,有效助力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又简、又快、又省 近年来,国网江苏电力锚定“又简、又快、又省”的供电服务目标,千方百计提升企业“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在江苏,企业仅凭营业执照就可“一证办电”。企业高压办电由“项目等电用”到“电等项目来”。“接电速度明显加快,低压居民、非居民客户全过程办电时间分别保持在5个、15个工作日以内。”国网江苏电力营销部营业处相关负责人张昊纬说。 国网江苏电力还在“省”字上大做文章。推动省市县各级政府全部出台落实政策,明确电力用户接入工程延伸投资政企共担机制,对普通电力用户接入工程由供电公司投资电气部分,政府投资土建部分;居住小区项目接入工程全部由政府投资。 同时,通过实施重大项目“清单式”提级管理,为高压用电企业节约接入工程投资150亿元,高压平均接电时长压缩16%。通过推行“三个超前”,实现园区企业“开门接电”,累计建成65个“开门接电”示范园区,服务企业超3000家,平均接电时长压降60%以上。 推动经济绿色发展 2024年5月,国网南京供电公司投运紫金山实验室建筑能效管理型智能微电网,通过“光储荷”协同,实现园区光伏就地消纳率100%,预计可实现年绿电消费37.12万千瓦时。这是国网江苏电力推动节能降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全社会用电量达7833亿千瓦时,其中绿电占比约20%。 在江苏,越来越多人选择驾驶电动汽车出行。2024年3月,国网江苏电力率先建成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实现了从“车等待桩”到“桩匹配车”的转变。截至目前,国网江苏电力累计建设充电桩1.5万余个,率先实现充电桩乡镇全覆盖,为全省超160万新能源汽车车主绿色出行提供了便捷的充电服务。 在农业领域,能源消费绿色转型也成为新风尚。江苏电力推动国内首个共享粮食烘干“油改电”服务模式落地,建成粮食电烘干示范项目100余个,累计推广电烘干设备3000余台。 国网江苏电力有关负责人说,江苏电力将持续立足电网功能定位,更好支撑和服务江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力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用电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