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供电公司帮我及时更换了开关插座和表计,今年我可以安心灌溉我这几亩农田了。”6月9日,阜宁县陈集镇水稻种植户李堂将低压潜水泵电源插头插在离自家农田50米处的电杆插座上,开始农田灌溉工作。 阜宁县是粮食种植大县,种植面积达190.5万亩,该县农田排灌大多采用低压潜水泵装置,这类水泵虽然能在农田之间移动方便,但连接电源比较困难。以往,当村民需要抽水灌溉时,只能从自己的家中拖出数百米长的电源线来给水泵供电,因此每到农忙时节,布入田间的“地爬线”和悬挂在树上的“飞线”随处可见,私拉乱接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之设备老旧,存在众多安全隐患和不便。 为解决这一问题,今年3月,阜宁公司选取陈集镇为试点,通过“管、联、宣”三位一体来助力农业排灌安全用电。据统计,陈集镇农户农田排灌用电多达2000户,全镇共有3000余台便携式水泵。该公司联合镇政府、水利部门构建“共管”模式,制定《农业排灌用电安全规范手册》,规范农村安全用电常态化管理。“我们推行‘村网共建’服务,安排各供电所的电力网格员与村组的联络员共同梳理农业排灌安全隐患,用一周时间将《手册》发放至该村所有农户手中,同时积极发挥群众联防作用,以村组为单位成立安全用电巡查小组,建立排灌线路设备巡查制度,每周对整改质效排名前三的农户予以表彰。”该公司陈集供电所戴启超说。 此外,该公司根据农田排灌用电需求,采用多布点、分杆固定对老旧排灌用户计量装置进行整改,并与设备厂家成功协议对三年内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免费维护,解决了村民自创的“移动”用电,远取电源和随地布线抽水的不安全因素。“过去,我这3亩地浇水时,要从家里布几百米线过去,而且距离太远,导致水压也不高,现在好了,在农田旁的电杆上就有接电装置,插上插座,水泵就有充足的水上来了。”该镇村民李堂说到,“而且电力充足,潜水泵也不容易烧了,算是帮我省了一笔费用。”据估算,一亩地每年可节约用电成本100余元。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对陈集镇46多条排灌线路进行巡查消缺,共检修开关502个,更换表计247只,协助1000多个用户排查隐患。同时,在农业排灌高峰期加大巡视巡查力度,集中多方力量强化安全用电宣传等方式,逐步压降新增农田排灌用户,标准化治理现有排灌用户用电设备,安全管控风险同比降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