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在滨海县城西地段输电线路迁改工程现场,盐城华源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施工人员汪永坤身穿机械“外骨骼”,正在进行钢管杆组立前的地面安装工作。 “外骨骼”是一种可穿戴的辅助施工装备,它能通过精密机械装置协助人体完成动作,从而起到助力和保护作用,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此前,该装备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军事等领域,在电力施工作业中也有较大推广价值。 在工程现场,汪永坤和另一名同事将外骨骼装备像书包一样背上,并固定住腿部位置,用时不到1分钟。随后,汪永坤弯下腰去搬运重达30千克的发电机。在外骨骼装备的助力下,他轻松地直起腰往前走去。 电力施工中,经常遇到搬运重物、登高作业等情况。“比如柴油发电机、塔材等重物,需要两人或多人协同搬动,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腰部、手部损伤。长时间保持一个工作姿势,还会引发肌肉疲劳、拉伤。”汪永坤表示,使用外骨骼装备后,能够降低这类“职业病”的发生概率。 参与外骨骼装备研发的郭越红介绍,该装备基于弯腰姿态与力学控制算法,设计了多传感器融合控制与伺服动力系统,最大能够提供30公斤助力,可以减少人体腰部总受力的50%至60%,减轻电力作业人员的身体负担,避免腰部损伤等情况出现。 据悉,盐城供电公司还将与设备厂商加强合作,针对更为复杂的巡线检修、线路施工等场景,推动更多新型外骨骼装备的研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