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①丨37个除夕的陪伴,他为台区守住“年味”

发布日期: 2025-02-10 信息来源: 1

1月28日,除夕。这天一早,孟怀恒和妻子早早起床,把前些日子精心挑选的窗花和春联贴上门窗。“我等晚上用电高峰过了再回来,年夜饭你们先吃。”2025年的除夕,又是老孟值班的日子,这已是他第37个坚守岗位的除夕。

晨曦初照,薄雾轻笼。上午7点,滨海县大套村内香肠的香气和包子的热气扑面而来。老孟背着泛黄褪色的工具包,走家串户开始了一天的设备巡视和客户走访工作。

每年除夕,老孟都会提早1小时出门,在村里先溜达上一圈,“家家户户早起忙年夜饭,用电量难免增大,这家插头坏了,那家跳闸了,家家户户都熟,我早起转一圈,能修的就顺手解决了。”

不单单是除夕当天,春节前的这段日子,老孟都会比平时忙碌些,不少人都提前回村了,村子热闹了,报修工单也增多了。

“孟师傅啊,家里停电了,方便来看看吗?”1月16日上午,家住瓦房四台区的孟怀荣向老孟打来求助电话。

孟怀荣一家长年在无锡打工,只有春节前后才会回老家。因为不常在家,孟大姐家里一直没有安装空调,将就着用着一台取暖器。今年小孙女要回来过年,孟大姐特地提前回来,给家里装三个空调。因为常年未使用大功率电器,开关键刚按下,家里“啪”一声停电了,孟大姐急得不行:“快过年了,社会电工根本找不到,只能请孟师傅来帮帮忙。”

老孟挂下电话后拿好工具包和徒弟朱可君即刻出发,到了孟大姐家后立刻开展故障排查,原来是因为三个空调全开导致用电负荷过高,引起用户家老式熔断器跳闸了。

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老孟为用户拆除了老式闸刀及老式熔断器,并换上了新漏电保护器开关,不到10分钟就恢复了供电。“孟姐你看啊,这个旧熔断器侧面已经黑了,不赶紧换个容量大的,哪天就烧咯。”老孟向孟大姐叮嘱道,顺带向她讲解春节期间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小知识。

虽说是熟练重复的工作,但是这几天老孟干得格外带劲。今年对老孟来说很是特别,在上海工作的儿子与为孙辈操劳的妻子因家庭的需要,已连续五年未能与他共度除夕,今年家人都回来了,可以热热闹闹过个春节。“说来也巧,我儿子在上海电力公司做特高压土建这块的工作,这几年除夕都值班,我们这也算是上阵‘父子兵’,共同为华东电力做贡献了。”老孟打趣说道。

56岁的老孟还有4年就退休了,手里也带着几个年轻的徒弟。但老孟的原则是除夕必须自己上,“这个事我得干到退休,年轻人嘛,趁着过年多回家陪陪父母。”在基层干了37年工作的孟怀恒,把服务的村子当作“家”一样,熟悉乡里乡亲春节时候最需要什么,最离不开什么。

回忆起37个除夕的电力陪伴,孟怀恒的话匣子一下就被打开了,“5年前的那个除夕,让我印象最深刻……”

2020年除夕夜10点,用电高峰已过,老孟与同事交接后,赶忙和远在上海的妻子视频通话。这是妻儿头一回没回来陪他过年。

这时,值班室电话响起,瓦房四台区80岁独居老人郑玉冬家停电了。“我去吧,离我家挺近的,处理完就直接回家了,省得你来回跑一趟。”孟怀恒和同事说。

郑玉冬是一名80岁的独居老人,子女都在外地,一般要到大年初三之后才能陆陆续续回来。

老孟带着工具包来到郑玉冬家,经过现场检查,发现是郑大爷准备用电热水壶烧水的时候,开关老化短路引起的跳闸,并且屋内线路老化严重且多处断线。老孟立即更换了新的开关,重新接上断线,更换了老化严重的线路,恢复了供电。

“我正准备烧水煮饺子,孟师傅不忙的话留下来一起吃点。” 郑大爷邀请道。老孟犹豫了一下,想到自己也是一个人过除夕,便决定留下来陪老人一起吃饺子、聊天、看春晚。 此后几年,因疫情、儿子值班、孙女出生,家人都没能在除夕赶回来,老孟年年值完班就去郑大爷家包饺子。

今年家人都回来了,老孟说:“我准备请郑大爷来我家吃年夜饭,一起热热闹闹过除夕!”

“设备巡检、处理报修……做台区经理这么多年,我几乎每天重复着这样的工作,但我并不觉得枯燥。”孟怀恒说,同样一份工作,也许从事的年限越长,越能从里面品味出不一样的味道来。37 载的除夕坚守,是他对电力事业最长情的告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