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落实省公司和无锡公司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要求,输电运检中心合理评估班组承载能力,于今年6月优化调整班组人员结构及运检模式,强化班组装备配置。融合优化后的“新运检六班”是中心第一支全业务核心班组,其核心业务能力涵盖35-500千伏输电线路可视化安装,基础、标志牌等附属设施修理,线路技改、大修、消缺,事故应急抢修、带电作业、杆塔加固、废旧杆线拆除以及无人机巡检、红外测温、盐灰密测量、接地电阻测量等带电检测共计64项。 运检六班以检修业务“既会干、又会管”为目标,聚焦业务自主实施“安全+质量”两个关键点,多措并举,营造班组“比、学、赶、超”的建设氛围,实现一线班组业务技能和专业水平的“双提升”。 三伏练兵 提升青干核心能力 为加快推进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增强班组“动手能力”,推动技术回归。8月5日,公司马山实训基地内,输电运检中心专业技能练兵正紧张有序进行中。 “报告,零值瓷瓶已更换完毕,工作结束,请求下塔!”运检六班青年员工自信地汇报作业结束。 这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也是训练最艰苦的时候,室外近四十摄氏度的高温,登高塔,出导线,更换防振锤、间隔棒、绝缘子串。一轮接着一轮的高强度训练让他们的衣裳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此次练兵聚力解决班组骨干力量不足问题,并以“学、练、干”分层分类推动员工核心能力提升,为专业人员“充电”赋能。截至8月,运检六班累计开展技能类专项培训6期,为现场业务自主实施储备作业力量。 此外,8月上旬,运检六班同步开展全业务核心班组的教学视频开发工作,寓教于学,落实实战。组织青年骨干开展核心业务教学视频拍摄,对脚本、分镜、台词、仪器使用、现场布置等作深入研究,将输电运检业务作业全过程分割为多个段落,力求视频教学原理清晰、易学易懂、操作性及重复性强。严格把控每个段落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突出教学推广主旨,进一步提升班组核心业务能力。 自主实施 迸发现场“核心战力" 8月10日,输电运检中心运检六班圆满完成江苏凤城~梅里500千伏线路长江大跨越工程竣工验收工作。据悉,大跨越耐张段全长4055米,建设跨越塔2基,锚塔4基,跨越塔全高385米,导线最大弧垂为258.6米。 该工作由运检六班班长潘继华担任工作负责人,班组其余人员分为地面测量组、资料记录组、高空走线组以及无人机巡视组共四个验收小组,各小组各司其职,全过程参与共同推进验收工作。运检六班以标准化、专业化和精益化为导向,严把验收质量关口,充分发挥全业务核心班组自主实施的"核心战力",实现验收工程“一次成优”。 新线路投运验收属于输电线路检修项目中技术难度较高但又相对常见的工作,输电运检中心特别挑选该项工作作为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的试点项目,循序渐进实现以安全为前提的核心业务能力回归,推动核心班组由“作业执行单元”向“价值创造单元”转变。 “智慧模式” 构建立体安全管控 随着输电设备运检精益化程度逐年拔高,数字化转型之路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全业务核心班组的建设过程中,运检六班积极投身无人机自主巡检平台的建设,提升班组对业务外包检修现场的安全风险管控力度,是班组由“管得住”向“管得好”的关键转型。 目前班组对所辖设备全部完成了自主巡检路径规划和设备点云建模,可在12分钟内完成对杆塔的各个部件的检查和图像存档,缺陷精度达到厘米级,对线路缺陷研判精度、检修质量管控以及新投运设备验收成效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考验,为专业班组的建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在后续工作中,班组将努力提升班组成员无人机巡检能力,深入培育无人机对检修现场安全管控及质量验收能力,实现无人机配置率不低于2架/3人,50岁以下人员无人机取证率不低于100%。”运检六班班长潘继华如是说。 下阶段,输电运检中心将继续做实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启动劳动竞赛等配套工作,打造“敢担责、肯做事”的全业务核心班组,全面提升生产队伍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竞争力,确保年底输电核心业务自主实施项目覆盖业务类型达到80%以上,数量比例达到20%,为江苏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浇筑坚实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