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锡市虚拟电厂运营服务管理平台完成首次资源调节功能测试与效果评估,标志着无锡市虚拟电厂运营服务管理平台正式建成投运,现已接入特来电、海澜电力等聚合商平台11家、双碳研究中心微电网及全市非工空调总计114.95万千瓦,可调能力达27.99万千瓦。 无锡市运营服务管理平台“1个平台”基于新型负荷管理系统建设打造,为政府和需求侧可调资源“2类主体”提供定制化服务,依据《无锡市虚拟电厂平台运营管理办法》《无锡市虚拟电厂运营服务管理平台可调资源管理办法》《无锡市虚拟电厂负荷侧精准调节实施办法》“3项机制”有序聚合全市范围内可控负荷、储能站、分布式光伏、微电网、充换电站、综合能源站等“N类可调资源”,初步构建起“1+2+3+N”无锡市级虚拟电厂发展格局。 面向负荷管理人员,无锡市虚拟电厂运营服务平台针对虚拟电厂聚合商、微电网、非工空调三类运营主体构建资源监测、专项资源、负荷调控、执行监测、效果评估五大功能模块,具备三大创新特色功能:一是精准调控,缓解局部时段设备重超载情况。梳理接入虚拟电厂可调资源的户变关系,嵌入主、配网供电路径拓扑,应对设备重超载且无法通过调整电网运行方式解决的需求场景,下发邀约响应,缓解设备重超载情况。二是微网聚合,撮合匹配形成规模化响应能力。接入的虚拟电厂聚合商和微电网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撮合匹配,鼓励支持相关微电网接入虚拟电厂聚合商平台,从而进行广泛聚合,化零为整,形成区域级规模化响应能力,参与地区新能源消纳、超重载缓解等应用场景,助力实现地区供需平衡。三是资源看板,汇聚打造市级可调负荷资源池。按照“应接尽接”接入全市可调节资源,实现可调资源统一汇聚、统一监测、统一管理,依据资源分类、响应时间级别、行政区域资源监测等多维度构建百万千瓦级无锡可调资源看板,支撑负荷调节快速精准响应。 依托无锡市虚拟电厂运营服务平台,全市范围内可调资源得以分类、分级、分源管理,有力推动了可调资源接入管理合规化、调节能力校核标准化、运行监测常态化,为无锡虚拟电厂新业态发展提供了运营支撑。下阶段,公司将进一步挖掘需求侧资源调节潜力,积极组织开展区域负荷精准调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创新电网和可调资源互动生态,全面支撑电力系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