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报:用能清洁低碳 绿满苏州古城

发布日期: 2025-11-21 信息来源: 苏州供电公司

第一届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于2015年在江苏苏州启幕,至今已连续在此举办十年。十年来,苏州城市绿色发展成效显著,能源“含绿量”不断提升——

用能清洁低碳 绿满苏州古城

10月,以“十年携手能源变革 创新领航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25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从2015年第一届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在苏州古镇同里启幕至今,苏州城市绿色发展成效显著,能源“含绿量”不断提升,能源变革走深走实。

多年来,苏州供电公司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征,发挥电网企业专业优势,积极推动当地能源变革,努力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标杆城市,为苏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澎湃的绿色动能。

能源供应结构持续优化

2024年,苏州能源消费总量约占江苏省的22%,全社会用电量达1863.3亿千瓦时,居全国城市第二。“今夏苏州区外来电规模最大为1717万千瓦,约占全市用电负荷的一半。”苏州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主任石一峰介绍,今夏苏州电网用电负荷七创历史新高,电力供应保持平稳有序。

受限于能源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引入区外来电成为苏州保障能源供应的重要选择。苏州供电公司加快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引入区外清洁水电。2022年7月,全球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的外送工程落点苏州。截至目前,苏州已建成特高压“一交两直”落点城市电网,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563座,变电总容量达1.4亿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44万千米,变电容量、输电线路长度分别是十年前的1.4倍、1.24倍。

在大规模引入区外来电的同时,苏州供电公司深挖本地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2024年年底,苏州电网发电装机总容量达2982万千瓦,较2015年增长57%,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由2015年的30万千瓦增加到了653万千瓦。

无论是区外来电,还是本地可再生能源发电,稳定供应都需要可靠电网支撑。2017年起,苏州供电公司根据不同区域的负荷特性,先后建成古城区国际领先城市配电网、工业园区主动配电网、同里区域能源互联网等综合示范区。2019年,该公司又启动古城区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示范区建设。如今,古城区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示范区供电可靠率达99.999%。

源网荷储协同互动

新能源快速发展,充换电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等新兴行业用电量保持增长,这些变化都给传统电力系统提出新要求。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源网荷储多元要素协同互动。

“虚拟电厂的核心价值在于将分散的电力资源‘化零为整’。”苏州市吴江区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杨奕彬介绍,2022年12月,苏州供电公司与国家电投江苏公司联合建成苏州零碳智慧虚拟电厂。该虚拟电厂目前已聚合区域内35座分布式光伏电站、19座储能电站、4座充换电站、266家客户侧资源,聚合总容量达99.3万千瓦,调峰能力达24.3万千瓦。

2024年12月,苏州零碳智慧虚拟电厂完成市场化注册审核,成为江苏首批6家虚拟电厂之一,正式参与江苏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截至目前,该虚拟电厂累计参与电力需求响应2次,响应负荷3.88万千瓦;参与短期辅助服务38次,响应电量31万千瓦时;参与中长期辅助服务4次,响应负荷6.79万千瓦。

在电网末端建设一批智能微电网项目,提高电网对分布式新能源电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是苏州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苏州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主任熊斌介绍,2024年以来,该公司已打造16个微电网,覆盖智能制造、车网互动、园区源网荷储协同等多种应用场景。目前,苏州已有11个微电网项目接入了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合计最大调节能力超13万千瓦。“在供用电紧张时段,如果这些微电网项目全部实现短时电力供需自平衡,可大大助力电网削峰填谷。”熊斌说。

新型储能作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也是能源电力保供的新生力量。苏州电网已累计并网投运9个电网侧储能项目,形成百万千瓦级大型“城市储能群”,总规模达54万千瓦/105万千瓦时。

低碳用能步伐加快

10月15~19日,第十四届江苏(盛泽)纺织品博览会暨2025苏州湾时尚周举办。展会主办方通过苏州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采购了404吨碳减排量,用以抵消展会交通、住宿、餐饮等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零碳办会”。

苏州工业园区内聚集各级绿色制造体系企业超过100家。这些企业应用绿色能源、减少碳排放的意愿较强。2024年,由苏州供电公司联合苏州工业园区资源节约与能源管理协会、中方财团等打造的江苏省首个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在苏州建成,为市场主体提供碳核查、碳减排、碳交易、碳中和认证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目前,该中心服务已覆盖居民节电、湿地碳汇等六大减排场景。

2022年11月,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联合苏州供电公司进行了碳普惠服务探索创新,打造了全国首个市场化碳普惠交易体系。目前,这一体系已服务企业近500家,核发碳减排量35万吨,完成碳交易14万吨。

对企业而言,掌握产品碳足迹是实现碳减排和绿色转型的重要一步。为此,苏州供电公司建立了从碳普惠到碳足迹的一体式服务模式,首创“电力大数据+碳足迹管理”体系,已为苏州电子制造业企业节省用能成本超百万元,减少碳排放1000余吨。

绿电、绿证消费也逐渐成为外向型企业的“标配”。苏州供电公司主动推出“电力低碳直通车”服务,探索绿证与碳排放权交易的衔接。截至今年9月底,苏州参与绿电交易的用户已有491户,全市累计完成绿电交易超53亿千瓦时、绿证交易近91万张。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