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阳:将公益救援当做“第二事业” 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做起事来一板一眼:他,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常常在业余时间“上天入地”参加各类公益应急救援。他就是常熟市碧溪供电所营销员、常熟蓝天救援队正式队员王志阳。 一年预备服务时长超3.6倍 2018年9月,王志阳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常熟市蓝天救援队的招募信息。 成立于2007年的蓝天救援队是中国民间专业、独立的纯公益紧急救援机构,其任务是协助政府应急体系展开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参与各种灾害事故救援行动,减少灾害和事故造成的财产和生命损失,是政府应急工作的助手及辅助队伍。 招募信息上救援队员们蓝色的制服勾起了王志阳儿时的当兵梦。“穿上制服就感觉自己是名军人,而且救援队军事化的管理和训练也特别能磨炼人的意志。”想到自己擅长游泳,爬过电杆,还有汽车吊的特种车辆驾驶证,王志阳决定报名。在通过网络考核后,他提交了申请表。2018年10月,他顺利通过面试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此后一年,他利用工余时间积极参加赛事保障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和救援知识及能力培训活动。2019年10月,他的服务时长和训练时长全部达标,升级为预备队员。 2020年7月25日18时许,王志阳接到了他的第一个救援任务:家住常熟市虞山脚下宝岩生态园附近的一位83岁的杨姓老人走失,需帮助搜寻。 王志阳当即报名参加,并迅速备好头盔、登山杖、电筒等装备,驱车20公里赶到虞山宝岩风景区与其他队友集合。杨姓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当日上午家人发现其走失后报警。警方调取附近监控发现,老人抱着一个枕头从宝岩生态园附近一公交车站台后的山路上了虞山。由于辖区警力不足,警方决定联合蓝天救援队共同搜救。 22时许,王志阳和8名队友、3名警员兵分6路,顺着6个岔路方向展开搜寻。山野搜救难度大,加之不久后山上开始下大雨,视线受阻,给搜救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王志阳和队员们全然不顾,仔细搜寻着。好在不长时间后,雨停了下来,但山里又闷又热,地势起伏不平,连续搜救的队员们全部体力透支。“往北3公里区域的岔路上发现一个枕头,经家属确认是老人出门时抱着的那个!”对讲机里传来另一路搜救队员的声音让大家重燃希望,王志阳所在的小队连忙赶去支援……至次日拂晓5时许,他们终于在一条偏僻的小路上找到了老人。老人因体力不支已跌倒在地,所幸除身上几处擦伤外并无大碍,且神志尚清。警方随即联系120急救车在山下待命。 “我经常爬山,对这边的山路熟悉,我来抬!”在和队友将老人扶上折叠担架后,王志阳抢先站在了下坡路的担架承重侧抬起了担架。6时许,老人被安全送至等在山下的家人面前。看到老人和家属坐上120救护车,王志阳才揉着僵硬的手臂松了一口气。 首次出手救援获得成功,坚定了王志阳将之作为“第二事业”的信心和决心。据统计,自成为预备队员起至2020年10月1日,他累计参加蓝天救援队各类应急救援、活动保障、安防教育等时长达921小时,超过了对预备队员一年服务时长不少于200小时要求的3.6倍。因为表现出色,加之通过急救技能、体能等考核,他被吸纳为正式队员。 多了更多次出手救援 今年4月15日下午,常熟市蓝天救援队接到市110指挥中心电话:有通信单位工作人员作业时被困在沙家浜镇溪山村的通信铁塔上,需要协助高空救援。 作为江苏省农网配电营业专业技师的王志阳,在接受考评时曾参加过登杆作业技能的专业培训,并顺利通过考核,拿到了相应证书。因此,具备资格和能力的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接下这项任务,当晚便和其他13名队员赶赴救援现场。 据现场勘查,这基通信铁塔高约45米,被困人员位于塔顶。夜晚的温度只有10℃左右,且塔顶风速较大,给救援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有着较强电力专业技能的王志阳沉着冷静,立即和队友制定救援方案,决定由包括他在内的3名队员携带急救包、保温毯、矿泉水、绳索等物资攀爬上去实施救援,其他队员则在下方辅助。 王志阳穿戴好专业设备后第一个开始攀爬,登顶后发现被困人员双手已被电弧灼伤。原来,被困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大风将其手中的传递绳吹到了附近的高压线上,绳子被烧断,电弧灼伤了其手掌导致无法下塔。高空中风力很大,被困人员失温严重,渐有体力不支的迹象,王志阳便对其双手进行简单包扎后,与队友用保温毛毯将其包裹,随后用绳索把其固定在一名救援队友的身上一同缓慢下降。因救援送医及时,被困人员伤势无碍。 电力登杆经验在救援中的有效应用,让王志阳察觉到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于是,他积极学习水下打捞、应急救援、心肺复苏以及异物梗阻等急救技能,并顺利考取了美国心脏协会的AHA(美国心脏学会)救护员证和IANTD(国际氮氧混合气潜水及技术潜水员协会)的潜水员证。 如今,王志阳已经具备了多种应急救援的能力。11月7日下午,常熟古里镇红豆山庄一位游客游玩中不慎,手机掉到了山庄的人工湖中。景区方面请求蓝天救援队帮忙打捞。作为救援人员,王志阳承担了这一任务。他携带氧气瓶等装备潜入湖底,仔细探查寻找,将手机打捞了上来。 据统计,至2020年年底,他完成的总任务时长达1292小时,在常熟蓝天救援队居第二。 “也许,我无法阻挡危险的发生,但我可以不断提高技能和经验帮助他人。”王志阳秉持着“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的蓝天救援队队训,用自己的双手给那些危难中的陌生人最暖心的关怀、最温暖的拥抱,照亮他人的生命,点燃他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