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九点,吴江区同里镇北联村的吴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厂房顶的排风扇卷着新稻的暖香在走廊里打转,园区碾米车间门口的王建林却看着设备直跺脚——三车新收的稻谷堆在车间外的周转区冒尖,可车间里的碾米机一启动就跳闸,色选机的屏幕更是黑着,“下午粮商来园区收米,这生产线卡壳,一季的活就砸了!” 正在这时,穿红马甲的身影挤进门缝,原来是同里供电所运维班班长沈献平和台区经理沈永明。“王师傅,刚查完园区烘干车间,看你这门敞着,过来看看。”沈献平话音未落,沈永明已经蹲下身,戴绝缘手套的手顺着园区统一布控的电缆沟摸向配电箱,安全帽随着动作轻轻晃,却没松半分。 “线路‘打架’了!”沈永明拨开缠成一团的电线,指尖戳着开裂的接头,“色选机、碾米机挤一个空开,再加台临时风机,功率超了两倍,这不符合园区用电规范啊。”王建林脸一红:“昨天赶工加的,想着凑活用......”话没说完,沈献平已经掏出测电笔,“先把风机线改到园区备用回路,这黑胶布缠的接头太险,我重新做线鼻子。” 电烙铁的青烟裹着焊锡味在车间里散开时,沈永明踩着梯子往进线口爬,安全帽磕到园区车间的金属横梁轻响一声,他扶了扶帽檐凑近查看:“铝线接铜鼻子没镀锡,都氧化发热了!园区车间里湿度大,这隐患得彻底清掉。”王建林扒着梯子看,焦黑的接头还泛着热气,沈献平递过铜铝过渡接头:“先换上,保园区今天的收粮顺顺当当。” 十五分钟后,色选机亮起淡蓝光,碾米机的滚筒“轰隆隆”转起来,糙米顺着溜槽落进料斗。王建林抹着汗攥住沈献平的手:“你们这一来,我这心算落地了!园区这生产线一顺,今天的货准能按时发。” 沈献平拍了拍工具包,安全帽没摘:“设备正常转就行,你忙吧。”两人转身往园区烘干车间走,路过园区周转区时,新米的袋子已经码了半垛。 中午十二点,沈献平在台账上记下“同里镇北联村吴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碾米车间整改完成”,沈永明把工具包甩上肩:“园区种子仓库的温控柜也查完了,这半天的活,没耽误秋收的节奏。” 秋阳透过车间的高窗洒在设备上,两人红马甲的影子落在园区的稻谷堆旁,安全帽的轮廓裹着细碎的光——这是同里镇北联村吴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秋收里最平常的一上午,却是“电管家”们守着丰收的日常,那些紧过的线、换过的接头,都是这季稻香里最稳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