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手持新款羽绒服讲解、后台订单秒更、物流车在外排起长队……11月刚开场,江苏苏州常熟服装城直播间“双十一”火力全开。火热场景的背后,是常熟服装产业的硬核支撑。 作为全国羽绒服核心产地,每3件中国羽绒服就有1件带“常熟基因”,产量更是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从面料研发到成衣制造,4000余家服装企业织就完整产业链。2024年,常熟服装电商的网络交易额破1100亿元,相当于3个中等县全年的GDP之和。 从生产车间到直播间,再到全球物流网,千亿生态链活力满满。为何常熟服装每次向前都如此笃定?答案藏在它的产业密码里。 一针一线皆“智”造 提到常熟服装,波司登的名字一定是绕不开的。 走进波司登智能制造车间,机械臂精准夹起羽绒原料,全自动传送带无声穿梭,把物料稳稳送往下一工序,从裁剪到成衣全流程 “不落地”。 作为本地产业“领头羊”,它以科技为刃开辟新局。2024年天猫双十一收官,波司登凭科技赋能的单品斩获超10亿成交额,而这些“黑科技”从实验室走向货架,靠的是智能化生产线的高效运转。 2025年元旦前,企业车间为赶春节备货季火力全开,新款羽绒服订单排到年后,可产线满负荷运转时,用电需求也跟着“跳级”,原有2815千伏安的电力容量眼看要拖后腿,要是赶不上备货,后续 618、双十一的销量都会受影响!2024年12月30日,企业紧急向常熟公司提交增容申请,要求升级现有供电容量。 当天,常熟公司庾杨、黄呈等2名工作人员就赶到现场,贴着年底的时间线定方案、排工期。春节假期刚过,企业的外线改造经已经全面推进。2月7日,2815千伏安容量顺利升级到3200千伏安,车间瞬间 “满电复活”。 其实,供电对服装行业的常态化服务贯穿全年、紧贴生产节奏:复工复产时,组织国家电网(沙家浜)共产党员服务队提前开展“地毯式”巡检,覆盖产线、设备、宿舍楼等关键部位,还帮企业算清“能效账”,实现 “复工即满产”;迎峰度夏前,主动监测电网负荷变化,形成企业侧负荷画像和错峰方案,优化空调用能与保护整定,提出分时电价应用建议;避免高温用电缺口影响订单交付;大促备战期,服务队员提前蹲守服装城与电商基地,配合企业完成用电负荷评估和检修安排,并提供全天候保障,做好备品备件与抢修协同,确保直播与备货用电“零中断”,以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实实在在为服装产业降本增效。 稳定的电力、优质的服务就像“隐形的针线”,把“常熟制造”的品质与效率缝进每一件衣服里。2024年,全市纺织服装规上产值达 507.6 亿元,其中服装产业 144.8 亿元。若按波司登双十一客单价计算,能供830多万件高品质羽绒服走向市场。 一屏一链通全球 如果说车间是常熟服装的“生产心脏”,那蓬勃生长的电商就是激活产业的“数字神经”。直播间的镜头跨越山海,实时跳动的订单串联供需,让车间里的每件衣服都能通过屏幕触达全球消费者。 这座曾经的线下商贸重镇,如今早已在数字时代焕新颜。2024 年,全市新设立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超 1.4 万户,网络交易额(GMV)突破 1152.9 亿元,纳统网络零售销售额 136.2 亿元,增速近六成。 双十一,服装城的直播间里,大功率补光灯齐刷刷亮起,暖白色的光透过玻璃窗照亮夜色,“3、2、1 上链接……”的喊声此起彼伏,后台订单 “叮咚”声脆响不断,活脱脱一幅“数字消费狂欢图”。 为守护这片电商热土,常熟公司早在产业腾飞之初便前瞻布局。针对服装城核心的莫城街道,2019 年6月、2020年6月相继投运110千伏的元和变与220千伏海星变,大力消除用电负荷缺口,为电商产业筑牢电力根基。 麦氪云创园是全省唯一的直播电商省重大项目,承载着产业数字化升级重任,已吸引快手、抖音头部主播入驻。2025 年2月,常熟明确将其打造为“宜业、宜商、宜居”的时尚新地标与直播电商载体,目前一期 “时尚产业云谷A区”计划 2025年底竣工,“云集小镇”预计2026年一季度完工,二期3个地块正有序推进建设。 围绕园区建设与运营,常熟公司量身定制保障方案:构建主电源来自元和变、备用电源依托海星变的双电源体系,提前完成电缆主通道建设;同步面向整个服装城电商产业优化区域电网架构,新增12条10千伏线路覆盖核心区及周边村落,实现线路联络互通,让电力供应更可靠。 从服务麦氪云创园这一“产业标杆”,到覆盖全域数千家电商主体,供电保障始终跟着产业需求走。针对主播公寓、直播间及后端仓配的实际用电场景,前核定低压容量、辅导分时电价,帮商户算好“节能账”;优化空调与灯光系统的峰谷错避峰用能,避免用电高峰负荷波动;为后续扩容预留配网通道,确保高负荷运行时电力供应依旧稳定。 常熟公司全程“在线”守护每一次直播开播、每一笔订单成交,让常熟服装的“数字神经”始终活力满满。 一车一仓畅流通 一件衣服从车间到消费者手中,必须经过高效的货品输送环节,而辐射全国的物流体系就是滋养产业的“血管脉络”。2024年,常熟快递业务量达12.1亿件,其中85%是服装,超10亿件羽绒服、T 恤从这里发往全国乃至全球。尤其是双十一期间,快递车从物流园排到主干道。 熙麦长三角时尚供应链枢纽作为华东地区单体最大的物流园,总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每天要处理海量包裹,既是产业的 “中转站”,也是绿色转型的“试验田”。 2025年,熙麦物流园也将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上日程,为后续高效运转铺好绿色基底。这个装机容量 20.99 兆瓦、当前常熟单体容量最大的物流园屋顶光伏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尤其处在并网政策调整的关键阶段,工期压力和流程要求都格外高。 “多亏供电公司为我们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备案审查、并网验收等全流程环节,原本需要6个月的流程,压缩到2个月完成,实现了高效接入。”中核汇能项目负责人沈雪飞坦言。 如今走进园区,屋顶上的光伏板整齐排列,在阳光下闪着光,每年能发近 2000 万千瓦时清洁电力,不仅支撑智能分拣线在双十一 “连轴转”,还让物流环节的碳排放降了不少,真正实现 “又快又绿”。 不止熙麦物流园,正创、民商物联网科技园等园区的光伏项目也相继投运,四大项目总装机容量达 50 兆瓦,年发电量近 5000 万千瓦时。这些绿色电力,就像物流体系的“新引擎”,让“常熟制造” 在奔赴全球的路上,既快又“轻”。 随着双十一哨声一响,常熟全域的物流园秒变“不夜城”,供电人同步切换 “快递节奏” 全力护航。他们提前将全市重点物流园纳入 “保供地图”,在分拣高峰时段,组织党员服务队驻点值守,仓内仓外“人停电不停”,踏着夜色穿梭巡检,日均步数轻松突破 3 万 +…… 从羽绒服里织就的科技纹理,到直播间里涌动的流量浪潮,再到物流园顶闪耀的光伏微光,常熟纺织服装产业的每一次向上进阶,都浸润着电力的 “温柔托举”。这股藏在生产线、直播间与物流网中的 “隐形力量”,以稳定为笔、以可靠为墨,细细描摹着 “县域经济的常熟样本”,未来亦将继续相伴,见证这座城市的时尚活力,沿着产业升级的脉络走向更远的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