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14时34分,昆山电网全网用电负荷攀升至608.08万千瓦,年内第三次刷新历史峰值,首次突破600万千瓦大关,较去年最高负荷(582.36万千瓦)同比增长4.42%。目前昆山电网运行平稳,电力供应有序。 今夏以来,昆山电网负荷呈阶梯式攀升态势。7月16日首破589.94万千瓦,8月11日升至594.47万千瓦,此次三度刷新纪录仅不到40天。这一高频次突破,既是高温天气下民生与产业用电需求叠加的结果,也直观反映区域经济活力的持续释放。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2025年上半年,昆山行业用电量呈现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结构优化的态势。其中,全社会用电量达141.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4%。工业用电量96.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5%。特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03%,高端制造业作为经济支柱的稳健发展。 此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激增28.49%,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8.79%、8.07%、8.02%。从工业到数字经济、消费市场等各领域用电量的同比攀升,正是昆山经济蓬勃发展的直接印证。 其中,新能源规模化应用为电网分担压力提供了强力支撑。数据显示,今年1-7月,昆山中压光伏装机新增12.65万千瓦,同比激增195.57%;用户侧储能并网6.95万千瓦,较2024年底翻倍。截至7月底,昆山光伏夏季用电高峰时段可贡献65万千瓦以上出力。8月20日,光伏出力达77.69万千瓦,占当日负荷的12.86%,相当于为电网“分流”超一成压力。 在电网负荷结构调整方面,大量光伏在日间发电,叠加用户侧储能在上午、下午集中放电,有效缓解了电网早峰、午峰压力,供电保障从以往的“早午晚三峰”转为“晚间单峰”,为负荷持续攀升提供了缓冲空间。 为应对高温、高负荷带来的双重考验,昆山公司科学谋划,提前谋划部署,筑牢电力保供防线。该公司不断夯实基础,投运220千伏文昌、110千伏西门、新浜等主网工程5项,低洼变电站防汛提升、养殖区杆塔基础加固工程竣工,建成小区电源改造等配农网工程267项。深化政企协同,排查两轮通道隐患,运用无人机“查漏补缺”,协同权属单位和区镇共治理树线矛盾7198处、易飘浮物255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