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最大规模渔光互补项目并网投运

发布日期: 2025-03-28 信息来源: 苏州供电公司

3月25日,位于吴江区东太湖度假区(太湖新城)八坼街道的普洛斯渔光互补项目并网投运。该项目占水域面积约517亩,装机容量29.9兆瓦,是目前苏州市内投运的最大规模渔光互补项目。

渔光互补是将渔业养殖和光伏发电相融合,通过在鱼塘上方搭建光伏板阵列,下方水域进行鱼虾等水产养殖,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殖”的立体空间利用格局,实现“一地两用、渔电双收”的绿色经济效应。“光伏组件还可以提供遮阳功能,在夏季高温时降低水面温度,抑制藻类生长,为水产养殖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项目基地渔业养殖运营方、苏州泓秀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顾伟杰说。

走进现场,5万余片湛蓝色光伏面板鳞次栉比,熠熠生辉。据悉,该项目并网后,按照“全额上网、就地消纳”模式运行,预计年发电量约3600万千瓦时,能满足2万多户居民一年用电量,经济收益达1407万元。相较于传统的火力发电方式,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万吨。

普洛斯项目是吴江区首个渔光互补项目。“从规划到并网,我们组建了跨部门专班,全程提供‘嵌入式’服务。”吴江公司发展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胡波介绍,针对渔光互补项目并网的特殊性,公司主动靠前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协调属地政府、村委及当地相关企业,优化线路路径方案,积极推进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建设。通过新建2条全长3.6千米的35千伏线路,并完成220千伏庄田变、水乡变的二次设备改造,确保新能源安全高效接入电网。

该项目是苏州首座光伏电厂35千伏电压线路T接并网,继电保护改造方案复杂,没有先例。面对技术空白,吴江公司联合苏州变电检修中心开展专项攻关,通过创新应用现有UPFC站的FOX信号传输装置传递跳闸指令,不仅实现高效改造,更节省了约50万的设备改造费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