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随着合闸声响起,位于张家港市冶金工业园(锦丰镇)交通村的4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送电。这是张家港首个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也是苏州近年来首个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有效利用现有空间,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蟹养殖,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殖”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近年来,冶金工业园(锦丰镇)交通村拥有较强的发展村级经济的意愿,希望通过不断深挖资源潜力,助力乡村振兴。早在3年前,为解决村内企业用电问题,该村就曾利用村内办公楼、辅房、停车棚等近1万平方米的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获得了不小收益。随着交通村在光伏项目建设上的步子越迈越大,一条借“光”成“金”的乡村振兴道路也越走越宽。由于该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主要产业以农业为主,于是便想到利用丰富的生态鱼塘资源,建造光伏发电项目,在不改变地表形态、不影响渔业养殖的前提下,实现了一地两用,获得养殖和发电的双重收益。 去年,张家港公司营销部工作人员在定期上门走访时,了解到该村想利用鱼塘建造光伏发电项目,于是积极搜集相关资料案例,上门讲解并参加相关讨论会议。为支持该项目建设,张家港公司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始终靠前服务,协助交通村架设高低压线路7公里,安装2000千伏安变压器2台。同时,向其他地市公司请教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并网的具体流程,并为交通村联系各相关部门,提供资料、助力项目验收,确保了新能源电量全部入网。 “这些倾斜的光伏板可以根据日照调节角度,背面还能吸收水面反光,不仅能最大化吸收阳光发电,还能为养殖的鱼虾蟹提供遮阴处、稳定水温。并网后,该项目预计能为村集体每年增加约200万元的收入,进一步提升了我们村的经济效益。”冶金工业园(锦丰镇)交通村党总支书记陆亚勇介绍。 经测算,该项目占地约100亩,其中光伏阵列占地73亩,共建设17个方阵,5714块700瓦光伏组件。并网后,年发电量可达500万度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98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