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公司:电力满格 水蛭养殖成就大“钱”途

发布日期: 2024-09-28 信息来源: 苏州供电公司

“水蛭也叫蚂蝗,一般人看见就怕,但水蛭全身都是宝,富含蛋白质和水蛭素,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肿等功效,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9月25日,在吴江区七都镇开明村明星产业种养殖基地,换水泵24小时不停地运转着。吴江公司七都供电所工作人员徐海、杨宇帆来到该基地开展安全检查,基地老板周伟民正观察着水蛭的生长情况

前不久,周伟民与苏州地区多户养殖户签订水蛭种苗供货合同。周伟民坦言道,“销量根本就不愁。”

2010年3月底,周伟民从山东引进了8000条水蛭种苗,明星产业种养殖基地也随即建起来了,但基地周边的供电线路却让周伟民犯了愁。原来,水蛭适宜生长温度为15至30摄氏度,且对养殖用水要求极高,基地周边无电源成为水蛭产业发展的“拦路虎”。吴江公司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员来到该基地,详细询问用户用电情况,实地勘查测量,加班加点编制了整改方案。同时,对该基地周边供电设备进行了改造,在更换一台400千伏安的变压器、架设线路330米后,为基地及时通上三相动力电。

“最近几年,水蛭的药用价值被不断发掘,其价格也水涨船高,干品水蛭从过去的七八十元一斤涨到目前的上千元一斤。”他介绍,2010年,基地引进8000条水蛭种苗,在5月份便开始产卵,平均每条产卵近千粒。在可靠的电力供应下,经过多年的繁育,现在养殖场里共有近上百万条种苗。2020年,基地的“稻蛭共养”模式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使用技术推介”项目后,涉足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仅在苏州地区,年均新增5个水蛭养殖基地,每个基地至少带动20户农户,这些农户基本以“50”后为主,通过养殖水蛭至少能增加六七万元的年收入。

“可别小看了这一条条水蛭,除去每亩的养殖成本,今年一年预计能净赚100多万元。水蛭养殖最离不开的就是电,如今你们电力服务送上了门,今年我家水蛭的好收成指日可待了。”周伟民说。

秋季气温多变,周伟民在基地内加装上了各种数字化设备,对养殖区域内的温度、含氧量、PH值等实行24小时智能调控。“这段时间气温变化较大,我们得早中晚换三次水,确保水蛭正常生长。”周伟民介绍,当地供电部门定期开展安全用电服务,分级主动走访,排查用电隐患;开展用电回访工作,对接养殖户用电诉求,合理安排电网运行,并建议自备发电机并充分做好防范处置措施,以最快的方式落实,方便生产用电。

目前,七都镇在开明村大力推动水蛭养殖。经过多年发展,开明村已形成“养殖、加工、销售、研发”等一体的水蛭产业链,是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致富途径。七都供电所将继续提升优质供电服务水平,全力做好养殖户用电保障工作,用“满格电”成就水蛭养殖大“钱”途。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