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上午,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5名不停电作业人员通过不停电作业方式,在樾河路完成了带电断支线引流线工作。其间,供区内客户正常用电。 入夏以来,昆山市供电公司超前谋划、积极落实各项电力保供举措,从优电网、强科技、惠民生等多方面着手,全力应对夏季用电高峰这场高温“烤”验。 工程跑出“加速度” 4月30日,110千伏绰墩变电站两回新建间隔顺利投运,有效缓解了昆山西部区域电网供电压力,这是昆山市供电公司今年首个投运的迎峰度夏工程。 改造前,绰墩变电站仅有巴城—绰墩同杆双回路供电线路,一旦遇检修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引发停电故障,将导致巴城镇正仪部分地区停电。昆山市供电公司在系统性梳理区域电网薄弱环节时,将该站电网接线结构优化列入重点整改项目,新建了火炬—绰墩双回线路,将绰墩站接线由单路电源直接接入主变改为环进环出的灵活接线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区域网架供电可靠性。 在该工程建设中,昆山市供电公司采用了新建设备与老设备轮停更换的方式进行施工,最大限度保障了用电。由于站内作业空间有限,给设备间隔位置调整和安装带来挑战。为此,昆山市供电公司组织工程管理、工程设计、建设施工、电气试验、物资保障等专业人员成立了专项攻关团队,强化现场安全管控并严格倒排工期。施工高峰期,有近50人同时在现场作业。最终该工程仅一个月就完成了施工任务,比原定工期缩短了近一半时间,跑出了工程建设“加速度”。入夏前,当地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全部顺利投运。 目前,昆山地区1000千伏东吴变电站与三座500千伏变电站相互协调,220千伏网架实现环网运行,区域最高用电负荷达559.51万千瓦,与我国中部地区部分省会城市相当。 “电网一张图” 昆山市供电公司共辖线路1719条,运维点多、量大、面广。如何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该公司持续创新技术手段,为电网提供全时守护。 6月3日上午,昆山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发出告警:高新区庙灯路与小澞河路交叉口处有挖掘机在220千伏火巴线路保护区域内作业。昆山市供电公司输变电运检中心随即派员前往现场,避免了一起线路受外力破坏事故的发生。 今年以来,昆山市供电公司与昆山市住建局紧密合作,基于昆山城市生命线安全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将市政数据融入“电网一张图”大数据智慧平台,辅助开展电网安全分析管控、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据该公司设备管理部副主任杨臻介绍,“‘电网一张图’接入政务外网后,公司加快推动昆山境内30余万个市政摄像头接入,以进一步提升输电通道内隐患监测、排查等全流程管控和运维能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与此同时,针对变电站数量多、巡检任务重等特点,昆山市供电公司输变电运检中心率先引入了变电站室内无人机巡检技术。工作人员只需在无人机巡检管理系统上远程点击鼠标,变电站内的无人机即可平稳起飞,按照预设航线,在约15分钟内自动完成对站内表计读数、开关保护及分合状态等巡检任务,并将巡检视频实时传输到监控大屏,较以往的人工巡检方式缩短近90%的巡检时间。 面对室内空间狭小复杂的挑战,工作人员采用激光雷达和双目摄像头技术,对传统算法进行了深度优化,为无人机绘制了变电站室内“立体图”,实现了厘米级精准定位,在提高巡检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筑起了坚实防线。 240次带电作业 为保障夏季负荷高峰时电力可靠供应,昆山市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分公司坚持“能带不停”的原则,通过中压发电车、移动储能车、旁路开关车等设备,全力实现用户用电“零影响”。 用户“电不停”,是电力工作人员用“汗不停”换来的。7月18日6时,5名配电施工人员准时到达昆山市新华村,开始将10千伏晨肆线的裸导线更换为绝缘导线,以减少对地放电等故障发生率。这是该公司今年的第1801次带电作业。13时18分,更换工作顺利结束,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服背面是满满的一层盐霜。 尽管当天最高气温达36℃,但在施工全过程,有电流源源不断从停在村口的一辆移动储能车,流向10千伏晨肆线35号杆上的新华小站配电变压器,为新华村148户居民客户正常使用空调、风扇等制冷设备持续提供了约6小时的电能保障。 今年以来,昆山市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分公司还首次引入了旁路开关车的使用,利用旁路作业法对施工线路进行旁路分流,以技术手段全面保障客户今夏“电不停”。 据统计,从7月15日进入“三伏”至今,昆山市供电公司已组织开展带电作业240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7%,节约停电时户数10332,同比增长54%。
电网升级“强筋健骨”
全时监测运行安全
“汗不停”换来“电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