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公司:让新能源汽车“跑”得更欢畅

发布日期: 2023-10-27 信息来源: 苏州供电公司

“分时电价的峰谷时段划分进行了调整,低谷时段优化为从11点至下午1点……”10月24日,昆山公司工作人员前往昆山市柏庐南路汽车南站充电示范站,宣讲充电桩电价新政策,为市民耐心解读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性措施。

“我们晚上在家里充电,大约是在外面充电费用的三分之一。等到12月份,按照四个时间段的峰谷电价充电,我们利用白天午休时间充电也能享受到优惠就更好了。”现场,昆山网约车驾驶员程师傅对新出台政策连连称赞。程师傅表示,今年昆山推出了惠民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消费者按照0.3元/度的标准进行补贴,原本每月在外面充电桩上花费的充电费约600元,现在只需要430元左右。

近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发布《省发展改革委细化落实“28条”优化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价格政策》,其中规定,居民小区内的新能源汽车公共充换电设施用电,将执行居民电价和峰谷电价。昆山公司及时响应,多措并举,着力提升电力“获得感”。

合理优化充电桩布局 为城市绿色未来“充电”

“昆山市柏庐南路充电站选址合理性为60%,建议在西北方向350米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今年8月,昆山公司与昆山市能源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依托充电设施选址优化大数据分析,成功开展汽车北站充电示范站等4个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选址。

期间,昆山公司与市能源建设公司以全市充电站分布情况和站、桩日常充电量为数据基础,结合周边公共设施用途类别及位置信息、周边社区用电情况等数据,进行充电桩建设合理性评价分析,生成充电桩布点方案,进一步优化充电桩位置布局,合理配置空间资源,提升充电桩利用率。

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昆山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8854台,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62万辆,桩车增量比为1∶1.8,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需求。昆山高速公路沿线具备充电服务能力的服务区共4个,充电停车位共20个。

今年以来,昆山市按照“政府主导、电网主动、多方协同”原则,大力实施“绿色充电”暖民心工程,建设东、南、西、北四个大型“光、储、充、检”一体化综合中心充(换)电场站,打造市区范围10分钟可达、全市范围15分钟可达充(换)电服务圈,建成“示范站-标准站-补电站-便民站”多层次、全场景充电网络,建设“用鹿路通,享昆能充”的全市充(换)电公共服务平台,结合昆山“牡丹停”,构建停车、充电“一张网”。

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为市民破解一“桩”难事

“现在家门口有了充电站,随时能给车充电补给,缓解续航焦虑,确实比以前方便多了。”在九里泾停车场,家住附近长江花园小区的车主姚先生表示。

以前,长江花园小区的新能源车主需要到附近的商场地下车库去找充电桩,随着该小区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加,充电难等问题也随之出现。为此,昆山公司联合市能源建设公司,主动对接小区业主、物业,对周边各停车场车位情况、供电电源、线路走向等进行全面勘查,确定停车场自用充电桩供电配套设施整体加装工程方案,全程跟踪管控项目建设进度。最终,在多方通力合作下,于去年年底完成了九里泾停车场31台直流充电桩建设,大大缓解了小区居民的充电压力。

与此同时,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各类“卡脖子”问题,昆山公司积极履行央企责任,引导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充分利用当前停车资源,规划建设内部停车位及充电设施。根据公交、出租、物流、邮政快递、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的行业特点和推广应用情况,挖掘公交停保场、枢纽站、首末站内部停车场站资源,协同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内部专用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高效互补。结合企业职工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送桩进企”,鼓励企业利用内部停车场站资源配建充电设施,保障企业职工上班“插枪充电”,下班“满电回家”。

据了解,去年昆山全市居民独立报装充电桩接电数为7650户,实现单年申请接桩数量最多。今年1月至9月,居民充电桩报装接电数达8460户,较同期增长37.24%。预计在年底前,昆山将新建新能源汽车个人自用充电设施1.5万个,累计超 2.7万个,新建公用、专用充(换)电场站不少于60个,累计超450个,新建公用、专用充电桩不少于300个,累计超3500个。

下阶段,昆山公司将积极参与探索建设“光、储、充、检”多功能低碳新能源充(换)电场站、探索V2G充放电网络,通过促进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努力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