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上工具包、戴上安全帽、蹬上工程车……7月5日19时左右,暑热稍退。昆山公司输变电运检中心输电线路班班长蔡陆敏带着两位徒弟,驱车前往昆山城东,对220千伏全务线、全秦线进行夜间特巡,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线路设备的安全运行。 入夏以来,苏州地区气温持续攀升,局部地区气温甚至达到37℃以上,电力巡线人也到了一年中最繁忙的电网迎峰度夏时段。当晚,他们要对全务线的1至14号塔、全秦线的1至16号塔进行巡视。全务线、全秦线分别承担着花桥开发区、千灯镇的供电任务,其中全秦线2号塔、3号塔恰好跨越了沪宁城际铁路,是今天夜巡的重点部位。 20时许,蔡陆敏师徒三人就到达了位于新星村的全秦线2号塔附近。刚一下车,一片漆黑的郊外阵阵热浪扑来。这里人烟稀少,不宽的田埂由于前几天的雨水非常湿滑,路边还长着半人高的藤蔓,一不小心,就会被刮破手背和脸部。细心的蔡陆敏手拿木棍打着手电走在前面,在藤蔓中蹚出一条路,还不忘叮嘱徒弟紧随其后,注意脚下安全。 “这里每天有上百趟列车在沪昆之间来回穿行,容不得我们有半点马虎!”蔡陆敏边走边向徒弟介绍,气温升高用电负荷大,线路就容易出现超重载现象,“白天环境温度干扰大,无法准确获得设备的正常温度,我们只能等到晚上,天色暗一些,更容易辨认缺陷,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 说着,蔡陆敏师徒三人就来到了全秦线2号塔下方。徒弟黄星宇从师傅手中接过手电,在手电的照射下,蔡陆敏手拿望远镜,仰头逐一仔细检查了绝缘子和金具的运行情况,确认是否有火花等隐患。之后,蔡陆敏又拿出远红外测温仪,对绝缘子等设备进行精确测温。 “金具25度,正常!”“金具、绝缘子和导线附挂固定情况良好,塔身未倾斜无裂纹、塔基无松动崩塌、接地线良好……”伴随着一项项巡检完成,徒弟认真地在巡检日志中进行记录。 虽然是仲夏时节的晚上,但气温仍高达35摄氏度。为确保不放过一处细节,师徒三人行走在跨越沪宁城际铁路沿线的重要输电线路通道边,不时举起手中的红外线测温仪和望远镜。仪器屏幕的光亮映射在他们的脸上,汗珠从帽檐滑落格外清晰,工作服已湿透,紧紧地贴在前胸后背上。 22时36分,在高鼎路铁路沿线附近,一辆高铁从耳边呼啸而过。历经3个多小时后,师徒三人当晚的夜巡工作顺利结束。蔡陆敏将巡视中收集到的疑点问题进行了详细归纳,他们倒出雨鞋中的水,整理已完全湿透的工作服,收拾好工具,驱车消失在寂静无人的夜色之中。 截至目前,昆山公司已对辖区内265条35千伏至220千伏线路进行巡视,共计巡检通道1000余公里,重点对低洼处杆塔及电缆沟进行防汛排查、线路通道附近大棚等异物隐患排查等,确保设备零缺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