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随着最后一台主变压器成功送电,省重大项目——沪士电子人工智能芯片高端印制线路板扩产项目顺利完成电力接入。昆山公司凭借创新技术应用和跨部门协同攻坚,为这一总投资约43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有效推动了项目的快速落地和见效。 昆山市供电公司大客户经理丁楚琦(左)、许轶群(右),在沪士·普洛斯110千伏变电站内进行送电前的设备检查工作 沪士电子是昆山首个投资额超3000万美元的台资项目,也是昆山台企A股上市“第一股”。其人工智能芯片高端印制线路板扩产项目总投资约43亿元,主要研发面向算力网络、人工智能领域的高速高频高密度互连核心部件,布局算力AI服务器、高性能网络等产品领域。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可新增年产值近百亿元,助力苏州打造世界级PCB(印制电路板)产业集群。 该项目位于昆山市青淞路1号青阳港西侧园区内,需部署800余台数控钻孔机,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极高要求。为此,昆山公司量身定制了供电方案,新建一座110千伏变电站、一台20兆伏安主变及1.81千米输电线路,确保近千台精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项目建设初期,昆山公司启动“重大项目服务专班”机制,组建专项服务团队实施“一对一”全过程跟踪服务,从项目立项、设计审查到施工验收各环节高效衔接,确保用电需求与建设进度无缝对接。该公司依托数字化调度平台,实时监控负荷变化,动态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并提前开展应急演练,全面提升供电可靠性。 在电力配套工程建设阶段,昆山公司坚持“安全优先、效率至上、经济合理”的原则,精心制定施工方案,在确保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计划从吴淞江北侧、青阳港东侧新建架空杆,跨越申张线航道接至河岸西侧厂区。该方案有效节省了施工成本,但也对施工组织和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航道通行的影响,昆山公司联合交通运输局实施“分时段精准断航”管控,将每日施工时间限定在6时至10时的通航低谷期。面对青阳港跨越点“Y”形水系的复杂通航环境,昆山公司创新采用“无人机+智能管控”技术方案,通过部署银杏变、黄山变、樱花变三处固定机巢,实现对三个主要航道入口的全方位监测覆盖。施工期间,无人机每小时自动巡航,实时回传高清画面,一旦发现船只闯入禁航区域立即预警,构建起空中立体防护网。该技术应用不仅保障了203米宽河面18根导线的安全架设,更为跨航道、跨铁路等复杂场景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