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重点工程建设、设备秋检工作没有停工,公司一线员工们坚守岗位,立塔架线、抢抓工期,加速推进电网重点工程建设施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靶向攻坚除隐患 “GIS设备的密封性是生命线,我们的每一个操作都要确保精准到位!”10月2日8时,500千伏苏南UPFC站内3号串变50301刀闸漏气检修现场,500千伏变电运检中心修试一班班长李晓刚正在进行开工动员。今天他们将对站内3号串变50301刀闸进行渗漏气解体处理。 作为世界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工程,苏南UPFC站是苏州“一交两直”大规模受端电网的“稳定器”,对区域电网安全意义重大。此前,该站3号串变50301刀闸C相气室曾出现故障——因机构箱防水设计缺陷,输出转轴密封失效,导致六氟化硫气体渗漏,经紧急检修后才恢复正常。 为杜绝类似故障在A、B相重演,公司启动本次预防性专项治理工作,从源头遏制隐患发展。由于隐患治理涉及苏锡之间的关键输电通道——500千伏梅木线,经过综合考量电网运行安全与供电影响,公司最终将治理时间确定在国庆假期工业负荷较低的窗口期。 “检修工作从10月1日开始至5日结束,主要进行问题气室的气体回收、抽真空、注气以及刀闸机构传动轴密封圈更换、耐压局放试验等内容。”李晓刚介绍说,“本次工作是一档由我们班组自主实施的500千伏组合电器A、B类检修工作,我们务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8时30分,检修工作正式开始。12名作业人员随即在专责监护人的监督下,有序进入两个作业面。 检修核心在于刀闸机构轴封装配的更换。作业人员首先熟练地断开并固定好二次线缆,随后开始解除法兰连接。“螺栓拆除后按顺序摆放,密封面做好即时防护!”工作监护人徐逸民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随着大型螺栓被逐一卸下,关键的轴封装配被安全吊离。面对精密的内部结构,主修人员手脚麻利却无比轻柔地取下旧密封圈,清理结合面,再将新密封圈精准嵌入。整个过程流畅高效,以往的检修经验在此刻转化为精准的肌肉记忆和默契的团队配合。 “对接平稳,注意间隙!”李晓刚的提醒在现场回响。检修工作完成后,现场工作人员马上投入到设备复装中。在整齐的号子声中,沉重的部件被稳稳复位。最关键的密封面螺栓紧固环节,工作人员使用力矩扳手,严格按照标准值逐颗紧固,并有专人进行复核确认。 “我们的标准是一次做好,不留任何不确定性。”李晓刚的话语坚定响亮。随后,手动分合闸测试顺利通过,清脆的到位声宣告着机械传动的可靠性。 当晚20时15分,主体检修工作圆满完成。这场攻坚不仅精准排除了设备的潜在隐患,更用实际行动印证了公司超高压电网运检能力从“首次掌握”到“熟练应用”的重要蜕变。 重点工程建设正酣 10月6日,在江苏苏州望亭发电厂——虎丘220千伏线路工程作业现场,十几名作业人员集结完毕准备进行组塔作业。项目管理中心项目经理赵岩和苏能集团电建公司工作负责人施伟巍一早就在现场检查吊车等特种设备、安全带、绳锁等工器具进场验收情况,细致交代各作业人员安全注意风险点,一起监护着吊车组塔作业,确保每次塔材试吊离地后稳固情况、高空组塔作业人员安全措施情况。 望亭发电厂二期2×485兆瓦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是全省“十四五”能源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其配套220千伏送出工程更是保障区域能源安全、服务民生和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工程”。该外部线路长度68.17千米,共包含塔基96基,途经相城区、新区、姑苏区三区,计划于10月6日至10月13日进行连续施工。 当天进行的T40塔基组塔作业高度达72米,T40到T42耐张段跨越东蠡2L41/2L42线,属于电网三级风险。为防范带电风险,公司利用国庆期间负荷较低的时段对东蠡线实施停电,开展上部导地线架设工作。 为保障工程推进,公司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通过日例会机制等,梳理工程建设计划、施工力量安排、物资安排等共同推进。后续,公司还将陆续推进望东线停电重要跨越改造、望林线停电重要跨越改造、陆虎线停电组立塔基等工作,以“满弓”状态推进线路建设任务。 在太仓,为解决常熟分区与太仓分区合环方式问题,加强网架结构,太仓-庆丰-昭文220千伏线路改造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10月4日7点30分,线路铺设工作开始,3名高空作业人员登塔,工作负责人则在线盘、牵张机械、铁塔之间来回扫视。 本次施工段是T14-T25耐张段,长度4108米,需要跨越35千伏线路、钻越500千伏线路。为保证每相导线顺利铺设,施工队在T25号塔大号侧和T14号塔小号侧分别设立了负责导线牵引与拉张的放线场,每个放线场均布置了吊车、牵引机和张力机等设备协同作业。 在T14号塔基施工点位,3名施工人员攀登到36米高空,他们先拆除耐张塔跳线和引流板,然后悬挂耐张塔单滑车,准备展放导线。随着张力机嗡嗡启动,导线缓缓向前伸展,速度被严格控制在5千米/小时。导线经过转角塔的放线滑车时,工作人员及时调整滑车预偏,防止导线跳槽、卡阻造成安全事故。在旧导线牵引新导线展放前,工作人员仔细调节好各子导线的张力,确保各导线处于同一标高处,符合安全规范。没多久,新导线就顺着规划的路线,稳稳铺好了。 项目管理中心项目经理邹圣星介绍,T14~T25耐张段换线工作将于10月9日全部完成,全线换线工作预计将于10月28日完成。届时,线路改造后容量从520千伏安提升到720千伏安。 线路迁改“让道” 10月1日,位于张家港市张皋路附近的张靖皋长江大桥220千伏线路迁改工程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150余名电力建设者正有序地进行组立新塔、放线紧线等工作。 张靖皋长江大桥连接张家港、泰州靖江和南通如皋三市,是目前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度桥梁,是“中国桥”首次突破2000米跨径大关的开篇之作。通车后将大幅缩短三地的通行时间,极大地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其配套工程张皋路高架建设需对220千伏万扬线等多条高压线路进行迁改,共需新建铁塔36基、拆除旧塔32基,为高架建设让出通道。 由于新、旧塔间安全距离不足,本次迁改需对涉及的220千伏万扬线双回、柏万线3回、阳万线1回、阳柏线1回实施大范围停电作业,停电周期为9月29日至11月5日。国庆期间首先对220千伏阳万线实施停电,在此期间需完成10基铁塔的组立和放线工作。为最大限度降低停电对用户的影响,国网张家港市供电公司提前与东华能源、梅塞尔气体等重点企业协调,将厂内设备检修计划与停电窗口同步安排,确保供电服务“零中断”。“在停电施工前,我们完成了35千伏的转供电临时方案,最大限度缩小影响范围,将方案做到技术最优、时间最短,以确保在有限的停电窗口期内顺利完成施工节点任务。”该公司发展建设部主任罗杰介绍。 国庆假日期间,电力建设者开启加班加点攻坚模式。当天上午10时许,在B6号塔施工现场,8名高空作业人员正在50多米高的杆塔上进行最后一节塔材的安装。“吊臂再左移一点!”“吊臂下不要站人!”地面监护员徐洪根通过对讲机指挥。只见施工人员双腿悬空,骑跨在铁塔构架上,一只手扶住铁塔,另一只手拿着扳手,对眼前的螺丝逐一检查、拧紧、再确认。“他们每天都要背着十多斤重的工具包在塔上作业8个多小时,甚至更长。一天下来,每个人的手臂基本都是酸的、麻的。”徐洪根说道。 一小时后,随着约3吨重的塔顶精准就位,B6号铁塔组立完成,较计划提前半天完成。 通苏嘉甬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补齐长三角城际交通南北纵向供给短板的关键所在。由于高速铁路规划路线与现有多条220千伏输电线路存在交叉,为“让道”铁路建设,预防安全隐患,国庆假期期间,苏能集团电建公司承接多项电网迁改任务。 10月1日7点,220千伏熟练4X33、4X34线6号-9号迁改工程施工现场一片繁忙,大型机械不停运转,工程车来回穿梭,施工人员在70余米高的铁塔上有序开展架线作业。 “220千伏熟练线三段迁改国庆期间同步进行,共需拆除2.023千米架空线路及原线路上的10基铁塔,再新建220千伏线路2.185千米,11基铁塔,其中超过90%的施工作业都在林地、田间、鱼塘进行,工程技术十分复杂。”现场负责人吴杰说,此次施工难度最大的当数两次跨越沙桐路、一次跨越练塘大道主干道、鱼塘架线施工。考虑到塔身周围环水,河网地区地基承载力弱,为克服大型吊车吊装地基承载力不足等困难,电建公司现场负责人梅本良提前两个月带领技术骨干入场勘查,提前规划大型吊车进场路线及修筑,采取路基压实后,再在路面铺设钢板的措施增加地基承载力,确保组塔作业万无一失。 项目现场,一台台牵引机开足马力,将一根根220千伏导线牵引至铁塔指定位置;两台吊车各就各位,超长的机械臂将羊角架撑起,为导线牵引做足保护……现场近180多名工程人员按照任务被分为6组,井然有序地开展各自的工作。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一幅热气腾腾的景象。 在梅本良的指挥下,吊车拖着羊角架缓缓升起,“2米!1米!停!”在梅本良和吊车司机的精准配合下,羊角架稳稳地停在了预设位置。随后,4名身手敏捷的工作人员,在系好安全绳后,踏着铁塔脚钉,稳健地沿着塔柱向上攀登,不久便抵达了A2和A3塔的塔顶。随后在两侧机动绞磨的轰鸣声中将旧线缓缓松下,稳妥地落在羊角架上将旧线剪断抽出拆除。 待旧线拆除后,高空作业人员再将两侧牵引绳牵引导地线通过羊角架分别固定在两侧铁塔上。“全体注意,作业人员准备,开始牵引。”A3号塔位旁,梅本良通过对讲机指挥作业,地面人员接到指令后启动设备,随着地面双滚筒绞磨的转动,导线渐渐收紧,施工人员随即将导地线固定在塔身上,两边的导线全部收紧后,再在空中压接,通过金具与绝缘子连接悬挂在横担上。 “熟练线在9月29日正式进入停电作业阶段。趁着最近天气不错,我们要抓紧时间干活。”梅本良介绍说,双节期间,项目部对工作时间进行了调整:早上6点上班,晚上六点半收工,中间休息半个小时。各作业点管理人员全程跟班值守,保障安全质量生产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