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家住江苏苏州天都花园的王女士使用新能源汽车家用充电桩给车充上了电。不久前,她订购了一辆新能源汽车,并在提车前7天通过江苏省政务服务平台“苏服办”APP提交了充电桩安装申请。提车当天,供电公司员工就为她申请的充电桩装好电表、接上了电。“整个过程通过手机操作,我一趟都没跑,充电桩就装好了。”王女士说。 这是苏州供电公司推行“居民充电桩报装一件事”服务的成果。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充电需求大幅增长。年初以来,苏州地区新增私人充电桩6.7万台,同比增长11.6%,全市私人充电桩总量达到32.8万台。以往,新能源汽车车主需要携带车位产权证明等材料,到物业服务公司、业主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社区居委会、供电营业厅等办理业务,才能完成充电桩报装申请,物业确认流程复杂、多头奔波开具证明、等待时间长等问题突出。 2021年,苏州市政府将居住区电力工程审批事项纳入当年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方案。苏州供电公司联合地方政府、数据管理部门反复研讨,打通数据壁垒,探索线上办理居住区内充电桩用电申请的物业确认工作,解决安装充电桩的审批难题。苏州供电公司以太仓市为试点,依托太仓市政务服务平台“太e办”小程序推出“居民充电桩报装一件事”服务,初步实现了居民充电桩报装全流程线上办。 “我们全面梳理了居民充电桩审批流程,厘清了物业、供电、人防等各相关方的审批权限和职责,将各环节信息集成共享,‘打包’审批服务,让数据替客户跑腿,通过闭环机制确保充电桩报装受理、审批、安装业务限时办结,提升整体办理效率。”太仓市政务服务中心数据局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科科长商照说。2021年以来,“太e办”小程序已办理充电桩报装业务5100件。 2023年6月,苏州市出台《苏州市“居民充电桩报装一件事”主题服务实施方案》,将涉及充电桩报装的确认、审核等事项整合至“苏服办”APP和苏州市政务服务平台“苏周到”APP,并通过电子证照调用、线上合同签订等方式,将这一线上全流程办理的模式向全市推广。申请充电桩报装的居民登录APP实名认证后,在“居民充电桩报装一件事”模块按照提示上传申请资料,物业服务公司等相关方完成网上确认,供电公司即可进行施工,每个环节要求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 “这项服务模式全面推行以来,已覆盖苏州全市10个区县的528个居民小区,业务办理量超6000件。”苏州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员工周磊介绍,报装全流程用时缩短5个工作日以上,审批环节压缩三分之二,群众满意率大幅提升。 苏州供电公司持续扩大服务覆盖面,解决动迁小区居民充电难问题。2023年,苏州供电公司以吴江区为试点区域,在产权车位不足的小区实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规模化“统建统服”模式。按照该模式,属地政府、城市投资公司等投资后,充电运营商提供统一建设、运营、运维等服务,建设共享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实现智能有序充电。2023年11月,江苏省首个动迁小区“统建统服”充电项目在吴江区平望镇望运小区投入运营。苏州供电公司在老旧小区、乡村充电服务网络建设等领域广泛推广应用该模式。截至目前,该模式已建成项目21个,投运充电桩280个;正在实施的项目3个,在建充电桩237个。 在“居民充电桩报装一件事”服务的基础上,苏州供电公司持续创新服务模式。今年7月中旬以来,昆山市300多位新能源汽车车主享受到了“锁单即报装”服务,满意率100%。 9月10日,昆山市供电公司员工归宇承在阳光昆城小区为一位新能源汽车车主新装的充电桩接电。此前,该车主通过昆山市供电公司推出的“锁单即报装”服务,在购车时完成了充电桩报装手续。 昆山市新能源汽车当前保有量已达11.68万辆,充电桩报装需求同步攀升。7月,在昆山市商务局、汽车流通行业商会指导下,昆山市供电公司联合多家主流车企签署了充电桩报装服务战略合作协议,推行“锁单即报装”服务模式,将充电桩报装服务嵌入购车流程。目前,这一服务模式已在华为鸿蒙智行4S店试点落地。客户在4S店锁定订单后,在店员引导下通过店内“车电协同”云端平台提交需求,供电员工即可实时响应、全程跟进。 “客户仅需提供锁单截图,无须重复提交购车证明,供电公司就会主动跟进充电桩报装业务。”昆山市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顾浩介绍,该模式打通了车企、车主与供电企业之间的服务壁垒,使充电桩报装流程更加顺畅。其中,无外线工程的报装申请在5个工作日内可完成现场勘查、方案答复、装表接电全流程;涉及外线工程的报装申请,15个工作日内可办结。 苏州供电公司将进一步拓展电子证照的应用范围,探索“零证办电”“刷脸办电”的更深层次应用,研究、整合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报装、接电、充电、结算等全周期服务,打造全链条、一站式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