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服务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发布日期: 2025-08-01 信息来源: 苏州供电公司

7月23日,在常熟市经济开发区的格物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整车试验场地上,一辆辆新能源伪装车正围绕动力、侧滑、转向、操控等性能指标展开专业测试。场地边一辆新能源车正在充电桩旁补能,充电时车身传来细微电流的“滋滋”声。而场地外,常熟公司营销部副主任顾科杰组织技术骨干正在针对该企业 “用电账本” 进行降本增效的专项用电指导。

作为国内智能底盘研发技术服务领域的领军者,格物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为常熟智能汽车产业生态注入强劲动能,但伴随发展而来的电费难题也日益凸显:变压器选型偏大让基本电费居高不下,新能源汽车测试的集中充电负荷更是火上浇油,成了企业快速发展路上的 “用电烦恼”。

企业的难题,就是供电服务的发力点。在该企业对外资源负责人朱解贤向常熟公司营销部咨询基本电费计算问题后,顾科杰迅速集结电费专家与用电检查骨干,组成专项攻坚党员服务队,主动上门进行用电“问诊”。

“您看,夏季峰时段是14:00-22:00,谷时段是0:00-6:00,11:00-13:00,比之前多了一个午间谷时段。同时夏、冬和春、秋两季的峰谷时段不同,需要灵活调整新能源汽车充电计划,尽可能将充电安排在电价最低的谷时段。”电费专家何佳楠向朱解贤介绍了江苏省工商业分时电价优化政策,详细讲解了四季峰、平、谷时段划分差异。

结合企业测试计划表,专家们现场模拟调整方案,假设本来10辆车在峰时段进行慢充充电一小时,电费要100元,把这些车安排谷时段充,电费仅需33元,仅这一项优化就能省下近7成充电费用。

“更关键的是控制最大需量。” 用检专家周晓青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调出该企业近三个月的需量曲线,再与公司的充电桩监控系统同一时间段内快慢充使用情况进行比对,“汽车快充时的瞬时功率能达到慢充的10倍,直接推高了基本电费。”周晓青指着需量峰值给出具体策略:非紧急补电优先用慢充桩,分散时间和功率负荷;必须快充时错开早晚两个高峰时段,避免同一计费周期内大功率快充桩 “扎堆运行”。

这番分析让企业对外资源负责人朱解贤恍然大悟:“原来是我们充电节奏没掌握好,这样分散充电后就能有效降低月度最大需量,节约基本电费了。”

专项团队的 “火眼金睛” 还发现了隐藏的成本漏洞。当顾科杰等人在企业变电所勘查时,功率因数显示的数据引起警觉:低负荷时段功率因数仅0.38,远低于 0.9 的考核标准,每月因此会产生700多元的电费罚款。“但现有的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单台容量太大,一补上去就过头了,功率因数反而降低。” 顾科杰建议该企业换成 SVG 无功补偿装置,能像 “智能水龙头” 一样精准匹配系统需求,实现动态灵活调节。同时,针对变压器 “大马拉小车” 导致的损耗问题,他们提出重新优化电缆布局的方案,由原来的两台变压器均带负荷运行,改为一台变压器带全部负荷运行,停用另一台变压器,减少不必要的变压器损耗。

据悉,格物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正迅速完成设备调整和布局优化,预计每年电费成本将大幅降低8-10万元。朱解贤感慨道:“供电公司不仅帮我们算清了‘电费账’,更盘活了 发展资金,这服务堪比夏日凉风!”

从 “企业上门问” 到 “供电主动帮”,常熟公司用专业服务打通降本增效的 “最后一公里”。这场精准滴灌的电费辅导,不仅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更折射出电力服务从 “用上电” 到 “用好电” 的进阶,为常熟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