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服务提升年”在苏州

发布日期: 2025-07-31 信息来源: 苏州供电公司

盛夏时节,热浪袭人。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一条稳健上扬的曲线,记录着苏州经济的活力与韧性:今年上半年,苏州全社会用电量达8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

与用电量同时拉升的是供电服务水平。今年,苏州供电公司全面实施“供电服务提升年”行动,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为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贡献力量。 

负荷三次刷新纪录,电网为何运行如常?

7月10日,500千伏吴江变电站内,苏州供电公司500千伏变电运检中心联合±800千伏苏州换流站消防队,举办了一场以消防和防汛为主题的应急演练。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今年以来,苏州供电公司已累计开展此类演习30次,1000余人次参与。

电力保供是供电企业的首要责任。去年9月,苏州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风雨综合影响历史第一的台风“贝碧嘉”正面袭击,造成部分电力设施受损及故障停电。风雨过后,苏州供电公司立即开展总结复盘,按照“短期消薄、长期提优”的工作思路,编制了苏州电网防灾减灾保供能力提升方案。

方案提出三大目标:在一年内重点消除受灾设备和沿江沿湖小气候多发区域的设备防灾短板,确保突发情况下快速响应、快速复电;在三年内完成全市范围内重点设备抗灾能力提优,守牢民生用电底线;在五年内逐步实现县域核心板块网架再升级,以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大市挑大梁。

方案迅速转化为行动。今年,苏州供电公司成功争取到专项资金,用于开展电网“消薄”和“提优”行动。一方面,针对电网暴露的薄弱环节,加快推进当前最迫切的电网改造项目,确保今夏电网基本具备正面应对强台风的能力。另一方面,立足“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的城市新定位,推动电网提档升级。

电网网架得到补强。截至6月底,苏州供电公司已完成160个变电站抗灾能力升级,加固沿河沿江杆塔1.7万余基,改造薄弱线路近130条。今年4月暴雨、5月“土台风”期间,苏州主网“零跳闸”,配网故障下降41%。

隐患治理有序推进。苏州供电公司促请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出台全省首个“树线矛盾”整治方案,通过政企合作,已累计修剪树木近30万棵。同时,开展重要输电通道隐患“清零”行动,整改大棚、彩钢瓦、地膜等隐患400余处。

应急体系更加健全。为了应急需要,国网江苏电力按照“南北结对”“区县结对”原则,建立了应急抢修支援机制。与此同时,苏州供电公司建立数字化管控平台,在原有156个抢修网点的基础上,新增昆山、常熟、相城、吴江等4处大型应急抢修基地,打造“主网20分钟、配网15分钟”应急响应圈。

电网“消薄”和“提优”行动成效,在负荷高峰得到初步检验。7月16日12时50分,苏州电网用电负荷今年第三次刷新历史纪录,达到3366.5万千瓦,同比增长3.1%。面对如此高的负荷,苏州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99.9965%,供电可靠性怎样持续提升?

数据显示,上半年,苏州电网全口径供电可靠率为99.9965%,同比提升了0.0052个百分点。这凝结着苏州供电人的心血和汗水。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地级城市电网,苏州电网目前拥有8888条10(20)千伏配电线路,线路总长度超过6万千米,配电网结构复杂、设备体量巨大。如何快速发现并及时消除故障,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是摆在苏州供电公司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苏州供电公司以建设供电高可靠性标杆城市为目标,探索特大型城市高可靠性电网管理模式,通过打造数字化配电网,及时掌握故障信息,提前开展“主动抢修”,健全“先复电、后抢修”策略,强化故障用户低压发电作业推广应用,并在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市建设配网高质量发展先导区。

在昆山,今年以来,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聚焦电网升级、隐患处置、抢修复电三方面,在提高配网标准、优化主网架构、提升防风能力和防汛能力、强化小区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截至6月底,昆山市供电公司已对单侧供电的两座重点变电站实施升级改造,同步推进低洼、地下站房的防渗漏修理、增设排水设施、安装发电接口等工作,完成125个地下站房和15座变电站的防汛能力升级……通过标准化流程重塑和跨领域资源调度,昆山市供电公司防汛防台快速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

围绕供电可靠性提升,苏州供电公司持续深化配电自动化和分级保护应用,优先采用不停电作业、发电作业等手段,最大限度降低停电的影响。

7月4日10时30分,在苏州市吴中区凤凰山路段,苏州供电公司组织10余名不停电作业工作人员,对10千伏吴桥线1号杆鸡头山开关进行了更换。作业过程中,附近400户居民和5家企业全程无感知。

上半年,苏州供电公司开展不停电作业超1.4万次,同比增加10.05%;开展中低压发电保供2909次,同比增加7倍多。同时,完成配网分级保护线路改造6800条,建成全自动FA线路8200条。今年以来,分级保护开关成功动作257次,FA动作658次,压降故障停电时户数2.8万。

苏州供电公司配网部主任丁敏介绍,上半年,苏州电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9.03分钟,同比压降60.56%。

“三零”“三省”,怎样为企业用电成本“瘦身”?

在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百济神州小分子创新药物产业化全球基地的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这家专注抗癌药物研发的“专精特新”企业,今年新增了两条生物制剂生产线,急需用电增容。“我们原以为新增两台250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怎么也得三个多月。没想到,75天就通上电了,比计划提前了15天!”百济神州工程总监刘杰惊喜地说。

这得益于“开门接电”服务模式落地。“开门接电”不仅直接把电源通到企业门口,而且外部电力接入工程全部由政府和供电公司承担。这种模式为百济神州省下了约300万元资金。

为更好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苏州供电公司精准施策,全面推广低压“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以及高压“省力、省时、省钱”服务,积极推广“开门接电”“拿地即送电”等服务,在全市开展“换位跑一次”“帮办代办”“高效办成一件事”等业务,打出了一套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组合拳”。

据统计,上半年,苏州供电公司落实低压用电报装投资3.51亿元、高压投资4.87亿元,实施“拿地即送电”项目15个、“开门接电”项目10个、“阶梯式投运”项目18个。

让企业“轻装上阵”,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今年4月份,苏州供电公司配合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苏州市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工作方案》,从用能、用地、融资等10个方面制定42条举措,推动企业降本减负。

位于常熟市的江苏吉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最近完成了一场“用电瘦身”。“5月份,我们在和同行交流中发现,与同规模的同类型企业相比,我们的电费支出明显偏高。”吉玛新材料公司电气负责人杜刚介绍,国网常熟市供电公司能效小组上门后,使用“绿色国网”APP平台,对企业峰谷负荷特性、电费结构等进行全面分析和诊断,很快找到了症结:两台配变长期空载运行。

能效小组有针对性地给出了调整无功补偿装置运行参数、避免生产线空载的建议。企业采纳后,每年可以节约电费支出6万多元。

此外,苏州供电公司还大力引导工商业用户进入电力市场,选择优质售电服务或适配零售套餐。

苏州供电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副主任曾维英介绍,截至6月底,该公司已推动9436户工商业用户入市交易。预计到今年底,苏州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将提升至86%,平均交易电价力争同比下降约0.02元/千瓦时。以一家化纤企业为例,年用电量约16亿千万时,预计可节约购电成本3200万元。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