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国庆长假第一天,在位于太仓市浮桥镇的北沿江高速铁路苏州段500千伏浏太、浏仓线迁移改造工程建设现场,近百名电力建设者正抢时间抓进度,有序推进线路验收、消缺等工作,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这是公司员工坚守岗位,加速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的一个场景。国庆期间,公司抢抓施工黄金期,用责任和担当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检修工作,以实际行动祝福祖国、欢度节日。 紧锣密鼓忙迁改 北沿江高速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500千伏浏太、浏仓线31号至32号铁塔跨越了北沿江铁路苏州段,安全距离不能满足铁路施工要求,且这两条线路已运行19年之久,因此,公司决定对这两条线路的29号至35号铁塔进行迁改,为北沿江高速铁路建设“让道”。 作为这两条线路的运维单位,公司需在工程建设完工后进行全面验收。验收工作由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运检五班负责。 10时,施工单位——四川省输变电工程公司员工刘国鹏和4名同事在确认保险措施到位后,将安全带的攀登自锁器挂在铁塔的攀登绳上,麻利地沿着塔腿两侧的脚钉向上攀登74米,对新放线路、铁塔本体开展验收。地面上,运检五班班员王少帅启动无人机,同步配合开展验收。 “线路迁改涉及到停电。”验收工作的总把关人是五班班长周福刚。他介绍说,浏太、浏仓线是太仓地区重要的输电线路,承担着太仓市约60万千瓦用电负荷的供应重任,“为了减少和避免停电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我们利用国庆假期前后用电负荷低谷时段开展工作。整个迁改工作从9月22日开始,至10月3日结束,共新建双回路铁塔4基,新建线路约2公里,拆除6基塔、线路约2公里。” 国庆假期,迁改工程在提速,安全也至关重要。虽然验收是一道后置的工作,但是在迁改施工期间,周福刚放心不下现场,每天都赶到现场进行监督、协调,确保施工工艺不打折扣。 从王少帅操控无人机的屏幕看去,只见刘国鹏等人脚踩在不足两指宽的导线上,四肢有规律地伸展着慢慢前行……在30度的坡度上迈出每一步的同时,他们都保持高度专注,靠眼观手摸,对每一寸导线、每一根间隔棒等进行检查和消缺处理,确保不放过每一处可能存在的隐患。周福刚在地面紧盯走线人员,不时用对讲机强调验收要点。地空协调配合,6个小时后,T3、T4两基铁塔验收完成,共发现螺栓松动等20处缺陷,当场进行了处理。 “这个工程,工期紧、任务也重,国庆期间大家都没有休息,也算是在岗位向祖国献礼了。”验收完毕,王少帅收起无人机,语气坚定地说。 迁改建设期间,公司还利用无人机、安排人员24小时驻守现场以及不定期督察、可视化轮巡等手段,对迁改区域涉及的500千伏带电线路进行全方位防外力破坏管控,禁止吊车等大型施工机械进入保护区,筑牢输电线路安全防线。 与此同时,结合浏太、浏仓线路停电施工的契机,太仓公司也组织施工力量,对迁改区域涉及的220千伏浏新线同步开展迁改,共拆除2基旧塔,新建3基新塔、线路2.91千米。 精益运维除隐患 “今天的工作任务是对刀闸漏气部分进行解体检修,拆除时一定要仔细、小心,注意人身安全。”10月2日8时,在500千伏苏南UPFC站500千伏梅木线刀闸漏气检修现场,公司500千伏运检中心修试一班、现场工作负责人李晓刚在开工会上这样交代。 500千伏苏南UPFC站是世界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工程,对苏州“一交两直”大规模受端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作用。 今年5月,工作人员在巡检中发现该站3号串变500千伏侧隔离开关GIS气室处存在SF6(六氟化硫)气体泄露隐患。处理该隐患时500千伏梅木线需要停电,而该线路是连接苏州与无锡的重要输电通道。因此,公司决定利用国庆假期工业负荷较低的停电窗口期,对该设备进行检修。 “检修工作从10月1日开始,至5日结束,主要进行问题气室的气体回收、抽真空、注气以及刀闸机构传动轴密封圈更换、耐压局放试验等内容。”李晓刚介绍说,本次工作也是公司首次自主实施的500千伏GIS设备A、B类检修工作。 时间紧、任务重,开工会结束后,大家迅速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李晓刚协同两名专责监护人,监护12名作业人员在两个作业面同时开展工作。“工作过程中注意系好安全带,拆除机构二次线缆时要对线缆做好固定和保护措施,罐体密封面打开以后要注意防尘保护。”工作监护人刘赛在工作现场对正在拆装的工作人员一再叮嘱,避免可能发生的差错。 GIS设备对密封性和无尘环境有严格要求,拆除和复装工作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在李晓刚的指导下,工作人员首先拆除了与气室相连的二次线缆,随后松开了隔离开关轴封螺栓,拆除轴封装配以及绝缘拉杆。接着,大家细致配合,快速更换了密封不良的刀闸机构密封圈,对隔离开关内部进行检查并清洗,并进行手动分合闸操作确认设备传动可靠。检修现场有序进行,虽然已是初秋时节,但潮湿的空气让人发闷,出了汗的衣裳紧紧贴着后背。 “一二三,起!”检修工作完成后,现场工作人员马上投入到设备复装中。他们一边高喊着口号,一边将隔离开关的各个部件进行重新组装固定。“螺丝的力矩一定要监督他们逐个打好。”在工作人员对密封面进行安装时,李晓刚放心不下,又叮嘱道。 20时15分,经过一天奋战,漏气气室的拆除检查及复装工作顺利完成,并完成气室抽真空。 “明天要对重新安装的气室开展试验工作,大家不能松懈,要确保本次检修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结束了忙碌的工作,李晓刚还在对明天的工作内容进行提前布置。 更换主变稳供电 “东莱变2号主变试验合格,具备运行条件,可以投运!”9月30日,一声清脆的指令划破了宁静的夜晚。在位于张家港市杨舍镇曹家圩的110千伏东莱变电站主控室内,张家港公司输变电运检中心港东运维班值班员范玉新紧盯着屏幕,一边向调控汇报实时情况,一边记录着每个关键数据,紧张而期待的情绪在空气中弥漫。 30分钟后,在一声响亮的合闸声后,随着2号主变压器运行的“嗡嗡”声响起,标志着为期七天的2号主变更换工作顺利完成,新主变正式送电“上岗”。 110千伏东莱变电站主要担负着张家港市东莱街道、沙洲湖、经开区等区域的供电任务,周围覆盖了众多工厂、企业、学校、以及居民小区。该站内的2号主变压器投入运行超过25年,存在老化问题,易引发事故,且老旧设备已无法满足运行条件,需对其进行更换,确保区域可靠供电。为此,张家港公司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从9月24日开始,启动了2号主变的更换工作。 “主变更换需停电作业,在此期间,我们把负荷全部转移到1号主变,但长期单主变运行风险较大,马上就要小长假了,不容有任何问题。”范玉新说,更换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开工手续办理、主变的拆除安装、调试、竣工验收等,原计划需要半个月左右完成。 为确保能在节前完成投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张家港公司将工程时间压缩到7天。现场施工人员每天深夜加班加点,持续奋战160多个小时,终于在节前完成了所有工作。 “电力稳定充足,用户能够安心过个节,我们也就放心了。”在这个节日前的不眠之夜,范玉新和现场工作人员始终忙碌在岗位一线。换新后的2号主变不仅提高了该站设备的健康水平,也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更坚强的电力保障。 节日期间,张家港公司安排运维人员定期对新设备进行巡视、测温,全面掌握并记录新设备运行情况,24小时坚守岗位,为节日期间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