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城新一轮晴热高温天气卷土重来,将持续10天左右,且高温强度将逐渐增强,最高气温可达41℃。 高温天气持续,用电负荷明显攀升。当前,苏州电网进入迎峰度夏关键时期,全网用电最高负荷达3250万千瓦,电网正经受着高温、高负荷以及台风等恶劣天气多发等多重考验。公司压紧压实电力保供责任,落实落细迎峰度夏工作措施,广大员工不惧高温和台风“烤”验,坚守生产运维、供电服务一线,随时响应,紧急出动,为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安全运行和用电平稳提供支撑。 “小飞人”升空 提升线路检修质效 7月23日上午8时30分,500千伏带电作业人员使用“小飞人”,成功带电处理了500千伏常牌线47号、55号铁塔上间隔棒脱爪、导线断股的缺陷,保证了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500千伏常牌线全长约41公里,是重要的输电线路之一,当前正经受这高温、高负荷的双重考验。在日常巡视中发现线路存在间隔棒脱爪、导线断股等缺陷后,输电运检中心立即决定使用“小飞人”,采用带电作业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解决线路上存在的隐患。 所谓“小飞人”,就是一种便携式电动升降装置,采用锂电池供电,通过电机驱动齿轮旋转,带动同轴自锁式滑轮转动,实现作业人员在悬挂的绝缘绳索上的快速升降和悬停。 “传统的电力线路带电作业需要作业人员通过攀爬铁塔、绝缘梯等方式接近导线,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存在一定的风险。”输电运检中心输电运检六班班长王昌幼介绍,通过多旋翼无人机安装好“小飞人”后,仅1分钟内,作业人员乘坐“小飞人”就可抵达预定目标位置,节省了攀爬塔体和软梯的工序,在为工作人员节省大量体力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带电作业人员成功完成了本次带电消缺。由于技术创新带来了工作流程上的简化,整个作业时长较以往压缩了一半。 “有了‘小飞人’之后,带电作业的限制大大减少。以往山坡、江面等较难开展带电作业的场景和位置,我们都能顺畅地进行作业了,对作业人员的体能、年龄的限制也有所下降,大大增加了带电作业的适用性。”登塔的作业人员如是说。(赵荣德) “零点”检修除隐患 守护一夏清凉 7月21日深夜23点50分,万籁俱寂。昆山境内的220千伏炎武变电站灯火通明,一场刀闸发热处理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开展中。 6天前,运维人员在日常进行的红外检测中发现,炎武变1013和1023变压器进线刀闸C相均已达130摄氏度,已属于危急缺陷。如气温和负荷再度上升,发热情况将进一步恶化,甚至会导致1号主变被迫停运,将给昆山地区的正常供电造成重大影响。 白天,昆山地区负荷重,如进行停电抢修,影响范围大。为此,变电检修中心制定计划,决定于7月21日负荷相对低的凌晨时刻进行抢修。在此之前,变电运维中心制定应急预案,每日进行两次实地精确测温,对发热刀闸开展全过程监视,利用巡检机器人和智能巡视平台定时采集发热刀闸载流及红外测温数据,跟踪缺陷发展情况,确保辖区内“京东亚洲一号”物流园等重要用户的可靠供电。 21日当晚,现场工作负责人、变电检修中心修试五班沈清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对脚手架搭建、刀闸的拆卸与更换等每一个环节明确了责任人,同时针对高空坠落等重点风险点,多次提醒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 随着脚手架的搭建完成,检修作业正式开始。检修人员上下配合,高空作业人员拆解老旧刀闸,地面人员对新刀闸预先进行调整。天气炎热,再加上时间紧迫,不一会儿,检修人员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豆大的汗珠顺着帽檐,从他们的额头上、脸颊上流下来,但作业人员们来不及擦汗,快速开展导线脱离、底座拆除、安装新刀闸等一系列步骤,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天空渐渐亮起来了,工作也接近尾声。经过近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全新的刀闸被成功安装完毕。运维人员迅速接力开展刀闸验收、安措拆除、主变复役,在多部门合力下,两把刀闸在负荷高峰来临前恢复送电,有效保障了周边地区可靠供电。(曹天宇 陶建业) 闻“风”而动 解养殖户用电危机 “多亏你们及时抢修复电,再晚一点,30多亩‘太湖一号’罗沼虾就会缺氧死亡,今年的损失可就大了!”7月27日凌晨2时许,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曙光村7组的虾塘边,阵阵大风刮得人站不稳脚,该村罗沼虾养殖户李水林愁眉舒展,连声向帮忙抢修虾塘线路的吴江公司七都供电所工作人员钱海滨、王子烨、孙涛道谢。 当天凌晨,受超强台风“格美”外围影响,吴江区七都镇曙光村出现短时强对流天气,一时间狂风肆虐、暴雨如注。该村养殖户李水林临时搭建的守虾棚在狂风暴雨中岌岌可危,棚顶石棉瓦被狂风掀起,重重的砸在接户线上,引发电线断落,15台增氧泵失电。 “台风天带来的风雨会迅速改变养殖塘的水环境,把水搅浑后,容易引起罗沼虾生病,更会导致气压降低和水中缺氧,危及虾的生存。”据李水林描述,他在曙光村养殖罗沼虾已有10多个年头,当天凌晨1时15分,其正在守虾棚内休息,突然听到屋顶石棉瓦发出“咔嚓、咔嚓”折断的声音,紧接着石棉瓦被一阵狂风掀起后甩向空中,“哐当”一声后虾棚停电了,他打着手电顶着大风赶到棚外一看,坏了,电线断了,增氧泵全停了,于是赶紧拨打七都供电所抢修值班电话。 七都供电所运维班长钱海滨接到电话后,立即带着抢修队员王子烨和孙涛赶赴现场。10多分钟后,3名电工来到用户虾塘边的主干道上,此时暴雨如注,倾盆而下的雨水将通往用户虾塘的最后一段泥路冲刷成一片泥泞,原本坚实的泥土变得松软湿滑,泥水四处漫延,形成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小黄车”的轮胎在泥浆中不断打滑。 一番努力后,3名电工终于赶到报修用户处。在现场,钱海滨发现一块面积约2.5平方的石棉瓦被掀翻后砸碎,满地都是散落的水泥块及石棉纤维,为用户供电的墙钎、瓷瓶、横担等配件等散落在泥地上。考虑到断落的接户线对地放电会非常危险,钱海滨当机立断制定抢修方案,在对低压分路开关进行停电措施后,立即安排队员王子烨登杆作业更换接户线。 雨水中的电杆非常湿滑,为了防止脚扣打滑,登杆前,王子烨将脚扣进行了特殊的防滑加固,在打好安全带和后备保护绳后,迅速爬到杆顶,将砸坏的四根接户线剪断后拆除,然后麻利地对新接户线进行杆上搭头作业。地面作业的钱海滨和孙涛也没有闲着,在完成墙钎瓷瓶与表箱固定后,将王子烨从杆上传递过来的电线,迅速完成杆下安装。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冒雨奋战,李水林的虾塘于2时05分完成抢修恢复并正常供电。看到增氧泵成功恢复运转,满塘的罗沼虾重新欢快游动起来,李水林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放下了。 “老李,台风还没过去,虾塘边风很大,虾棚内守夜一定要当心,有什么用电方面的情况直接给我们打电话。”临走前,钱海滨向李水林再三叮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