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实体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指出,“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把实体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体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取得新成效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大国竞争和博弈日益加剧,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升制造业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向高端化升级,发展优势更加巩固。 河钢集团邯钢公司邯宝热轧厂,生产热火朝天。烧得通红的钢坯轧制后,经过淬火炉和回火炉完成热处理工序,变成一块块高端耐磨钢。“这款产品强度达1500兆帕,是一般建筑用钢的5倍,可以使高端液压打包机的生产成本降低一半以上。1月份上市以来,订单月均增长超过40%。”邯钢技术中心耐磨钢技术营销团队负责人刘红艳说。 废旧服装、塑料瓶回收后变废为“丝”,8个废旧塑料瓶抽出的涤纶丝就可以织成一件POLO衫;新型420兆帕级超高强钢厚板,让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挺立深海……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接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制造业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向智能化进军,生产效率稳步提高。 走进中建海龙珠海基地装配式建筑4.0工厂,智能中控室内,大屏幕不停闪动,生产量、交付量、库存量等数据实时显示。“从设计端到生产端,工作人员能查阅不同构件的生产进度和产能,及时查缺补漏。”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宝军介绍,模块结构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生产,据测算可节省建设时间60%以上。 当前,我国已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在90%以上的示范工厂得到应用。 向绿色化转型,产品能效显著提升。 江苏苏州,江苏新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正组织技术团队为产线选购设备。“借助供电大数据智能分析,我们发现通风机和空气压缩机能耗较大,决定更换设备。”企业智能化推进部经理秦岭说。今年初,当地供电公司为企业配备了一套碳排放监测系统,在厂区、产线、重点设备等关键碳排放环节,安装近180个用电采集终端,通过绘制用能曲线,对生产能耗进行实时量化评价。 目前,我国已在国家层面累计培育绿色工厂5095家、绿色工业园区37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05家,培育绿色制造专业化服务机构5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