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至 春检正当时——公司春检工作速写

发布日期: 2024-04-19 信息来源: 苏州供电公司

万物复苏,春意渐浓。为夯实电网设备安全基础,保障电网平稳运行,三月以来,公司抢抓开春起步良好契机,如火如荼开展春季检修工作。

根据工作安排,公司2024年春检共有10千伏及以上停电检修计划1235项,其中500千伏作业33项,同比增加43.48%,三级风险作业200项,安全生产任务重,风险管控压力大。

当前,春检工作正“火热”开展,公司生产一线员工各展所长、各显身手,提高综合检修效能、强化作业风险管控、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全力保证春检工作质效。

集中检修抢工期 “一停多用”增效能

“220千伏母线恢复运行,操作结束!”4月12日15时35分,随着现场运维人员的操作汇报,为期23天的220千伏虎丘变“一停多用”改扩建集中检修工作圆满完成。

220千伏虎丘变改扩建集中检修工程是提升苏州古城区电网供电能力的重大工程项目,完工后虎丘变将成为苏州轨道交通六号线的重要电源支撑。

“此次工程紧抓主变扩建的母线停电契机,统筹制定了包括220千伏设备综自改造在内的共10类检修任务,以集中检修模式取代传统检修模式,实现‘一停多用’效果最大化。”该项目分管负责人之一沈浩介绍。

3月28日,在虎丘变的220千伏GIS室内,现场50多位工作班成员正紧锣密鼓开展集中检修工作。面对密集的工作、复杂的交叉面和紧张的窗口期三大挑战,现场以专业内容为依据划分片区,并为不同片区的工作班成员配备不同颜色的工作马甲,明显区分队伍,实现高效管理。

“2K17线路刀闸单点遥控改双点遥控,继电器加装完毕。”现场一位身着黄色马甲的施工师傅正在汇控柜内加装继电器,他刚从汇控柜中探出头来汇报工作进度,远处紧接着传来另一位师傅的声音,“2526线路组合电器修理已结束!”在GIS上方,身着红色工作服的厂家人员正在拆除老旧流变,富有节奏的金属击打声在开关室回响不绝。新增的主变间隔紧靠大门,身着蓝色马甲的基建人员正有条不紊地把一个个零部件从门外搬入,“注意轻拿轻放!”在一旁紧盯的监护人细心提醒了一声。50多位工作人员,虽结构复杂,却特征明显、分工明确,好似交响乐团一般,在工作负责人和专责监护人的指挥下各司其职,共同演奏出一曲宏大震撼的华丽乐章。

“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变电检修中心把单间隔工作划分为4个有交叉面的具体任务,并将每天划分为4个时间段,保证单间隔每个时间段只进行一项任务。”现场工作负责人樊佳辉介绍说,“在单间隔全部任务完成后,验收队伍立即开展全间隔验收工作,大到整体质量、小到工艺细节,反馈验收的具体问题并及时整改,保质保量完成既定任务。”

据悉,虎丘变“一停多用”模式通过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大大缩减了检修工期,将工期由70天缩减至23天,停复役操作由10次减少至1次,三级作业风险由8个减少至3个,工作票由8张减少至3张,大大提高检修工作效能。(濮睿)

高效检修“流水线” 专责监护保安全

“今天我们继续开展隔离开关导电臂更换工作,设备安装工艺要好好把关。”3月27日早晨,在500千伏常熟变500千伏Ⅱ段母线停电检修工作现场,工作负责人金敏雯在当天的开工会上交代工作内容。本次工作自3月25日开始,工期仅4天,除常规一次、二次检修内容外,还需要对4组12个隔离开关进行解体大修,时间紧任务重,大家都忙得席不暇暖,在开工会结束后迅速投入到各自的岗位中。

在作业现场,工作负责人金敏雯协同5名专责监护人,监护34名作业人员和4辆斗臂车在3个作业面同时开展工作。由于25日工作首日恰逢大雨,使得原本并不充裕的工期进一步压缩。为了保证工作进度,他们早出晚归,牺牲休息时间,在具有操作条件、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班加点抢赶工期,高效有序推进工作开展。

在50132隔离开关检修作业面,金敏雯将作业人员分成两组,现场形成了高效检修“流水线”。“导电臂和静触头一定要轻拿轻放,拆下来后放在塑料膜上面。”在她的细致监护下,一队人员登上斗臂车对50132隔离开关进行拆装,另一队对拆下来的静触头进一步开展解体,将拆下来的老旧抱箍进行更换,细心擦拭静触头并涂上导电膏。处理完成后,再由第一队将静触头和新的导电臂进行安装,一一打上力矩。安装完后,金敏雯指导大家测量接触面回路电阻。“50132隔离开关A相整体回路电阻93微欧,合格。”现场时不时飘起小雨,绵绵细雨丝丝寒,刚出了汗的衣裳黏在身上,雨汽又随着脖颈带来阵阵寒意,但他们丝毫没有懈怠,又继续开展隔离开关B相检修工作。

“50132隔离开关三相能顺利合闸分闸,导电臂到位,手摇合格。”随着工作人员的汇报,50132隔离开关解体检修顺利完成,检修人员们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另一组隔离开关的检修工作中。

经过一天的奋战,他们顺利完成了7个导电臂的更换。“在完成隔离开关检修的同时,我们还为隔离开关加装了一键顺控回路,既有力提升了常熟变的设备健康水平,也为后续实现变电站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打下良好基础。”结束了一天的忙碌的金敏雯说。(徐怡雯)

60米高空带电作业 隐患消除“零感知”

3月21日14时20分,在离地60米高的500千伏浏太线31号C相横担上,身穿带电作业服的省超高压公司工作人员杜宝成正用测零杆对3米多长的绝缘子串测试,在为稍后开展的带电作业做着准备。此时,“嘶嘶”的放电声不小,地面人员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一周前,公司工作人员梁红杰收到物联网智能检测装置推送的短信:500千伏浏太线31号塔C相大号侧引流板温度达48.5摄氏度。输电运检五班班长周福刚当即安排人员前往现场进行人工复测,测温仪显示此时该部位温度为45摄氏度,当日环境温度为10摄氏度,而正常相温度为11摄氏度,相对温差97%,属于严重缺陷。于是,利用无人机对引流板外观进行检查,初步判断为引流板接触不良。

“按照计划,500千伏浏太线检修工作将于今年9月开展。”周福刚介绍,该线路为浏河电厂送出的重要输电通道,若发热问题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迎峰度夏期间电厂所发电力的外送,甚至导致引流板熔断故障,那样后果十分严重。

为此,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经研判后,决定通过带电作业方式消除这一严重缺陷。

3月21日14时,在超高压公司协助下,消缺工作正式开始。

“测零完成,可以进入等电位!”14时30分,作业人员程晓东跨过横担,小心翼翼地移动到C相导线的引流环。

“现在风速6米每秒,请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公司的地面工作人员赵普通过无人机实施现场管控,利用喊话功能提醒塔上作业人员。

到达目标位置后,程晓东分开双腿,端坐到导线上,将引流板拆卸后用钢丝刷清理,再用砂纸对接触部位仔细打磨,而后均匀涂抹导电脂,最后复紧了螺栓……30分钟后,经工作人员使用测温仪测温确认,引流板温度降为11摄氏度,恢复了正常,缺陷消除。

进入3月以来,公司通过输电可视化集中监控加强对特高压线路、密集输电通道的监测,截至目前,已安排人工巡视367次,发现并处置缺陷和隐患691起。(杨小明)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