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家庭用电线路一定要排布整齐、定期检查,老化破损的要及时更换,不然会有安全隐患。”近日,在江苏苏州姑苏区,一支由当地电力、水务、燃气、通讯、公安等5家单位组成的联合党员服务队,来到湖田社区居民张阿姨家,为她开展房屋安全检查。 “楼上水管已经修好了,但是房屋之前被水泡过,会不会有啥安全隐患?”张阿姨担心地问党员服务队员们。 原来,早在一周前,张阿姨家楼上的空置房屋水管损坏,住了几十年的房子刚刚被被水泡过,受损比较明显。经过修理,房屋虽然恢复,但张阿姨一直有些顾虑,房屋被水浸透后,电力线路、燃气管道等会不会存在隐患? 当天,在苏州市政府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下,由多个单位组成的党员服务队来到张阿姨家,对她家里用电、用气等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及时消除隐患。“通过开展社区走访、帮困解难志愿服务,集中对辖区内8个街道169个社区开展安全隐患治理,帮助老人及时消除隐患。”国家电网江苏电力(苏州韩克勤)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韩克勤说。 苏州市姑苏区是全国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具有老人群体多、文保建筑多“两多”特点。据统计,姑苏区60岁以上老年人有23万,占姑苏区总居民人口约三分之一,区域内拥有文物保护单位184家,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24家。 在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期间,苏州市政府联合国网苏州供电公司,一同对姑苏区老旧小区、文保单位用电情况开展调查研究。调研中发现,由于老宅房屋建造时间久远,房屋内部的基础设施老旧,且建筑多为砖木结构,住户多为老年居民,内部电力故障排查能力、处置能力较差,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古城老宅内部的用电安全成了百姓所关心的“头等大事”,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当即表态,“我们来组织党员服务队提供志愿服务,确保大家的用电安全!” 随即,在苏州市政府的指导协调下,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结合主题教育,在去年9月启动古城区综合用电环境提升行动,针对姑苏区的3100余户独居、空巢、孤寡等特殊老人群体以及184家文物保护单位、254处控制保护建筑开展户内安全用电治理,切实帮助百姓和文保单位解决急难愁盼民生问题。 针对特殊老人群体,国网苏州供电公司联合相关街道办事处成立共产党员服务队行动小组,开展老人用电安全普查,并差异化开展上门服务。“根据普查结果,我们把老人群体分为特殊关注、重点关注、一般关注三类,制定不同的周期性上门服务计划,并针对老人用电、用气、用水等各方面问题,联合多个部门开展集中上门服务。”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市中供电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李富鹏说。 文物保护建筑也是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关注的重点对象。坐落在姑苏区观前街的玄妙观,素有“江南第一古观”之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月5日,国网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何永贵来到玄妙观,开展全面的电力“体检”,并利用低压线路探线器,探明古建筑内线路位置,同步绘制房屋布线图,防止今后建筑维修时电力线路遭到破坏,引发停电故障。 为了消除文保建筑用电安全隐患,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党委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对姑苏区文物保护单位、控制保护建筑开展用电安全检查,建立文物保护建筑“一户一案”,形成全周期用电档案,细化“一对一”管理要求,确保文保建筑用电安全。 “主题教育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下阶段,我们将持续紧盯企业、百姓的急难愁盼,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用心用情做好电力服务,持续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成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党委书记李瑶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