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昆山110千伏金沙变电站试点投运新型微机保护装置,该装置能够更灵敏判断变电站10千伏出线故障,将故障切除时间由0.4秒缩短至0.1秒。 这是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场景之一。今年,该公司依托无人机航母、不停电作业智能库房、“电网一张图”等创新项目,提升了电网运维和电力保供能力。 无人机巡检成规模 8月16日清晨8时许,昆山市供电公司输电运检班员工陈凯、邵靖博驾驶“天鹰号”无人机航母作业车来到昆山南郊,对220千伏火巴线开展无人机自主巡检。一键启动后,4架无人机从航母车平台上依次起飞,精细化巡检2条220千伏线路、14座杆塔设备,并将结果实时传输到PMS3.0无人机作业管理平台。 “该平台实现了对隐患、缺陷的智能判定和闭环管理,接到巡检结果后,可自动将缺陷信息派送至工单处置模块,生成消缺计划工单,安排检修运维任务。”陈凯介绍。1小时后,所有巡检工作完毕,相比平台应用前,节省了约3小时。 据悉,昆山市供电公司目前已配备29套(架)的智能化巡检无人机。“我们辖区内共有1896公里的输电线路及接近1万公里的配电线路。仅在配电运检领域,一架无人机一天的作业工效就超过人工至少20倍。”昆山市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中心主任朱义中介绍。 今年,该公司已累计开展了880线次无人机自主巡检,及时发现异常或隐患点196处。 应急抢修“起跑”快 8月30日12时许,昆山顺达不停电作业分公司员工蒋立明等4人结束户外作业后,将防静电工作服、特种手套、电动工具等归还不停电作业智能化库房。库房内的RFID智能识别系统扫描每件工具后,立即显示出工具型号、领用人、领用时间等信息。 作为国网江苏电力首家从事不停电作业的县级产业单位,昆山顺达不停电作业分公司自2021年4月成立以来,主要承担应急抢修、人机协同、农配网全机械化改造等任务。不停电作业智能化库房,就是该公司围绕抢修物资数字化管理的一项创新。 在这个库房内,数千件不停电作业工器具都有标识唯一“身份”的芯片,领用出库时,无需工人登记,智能识别系统即可自主把关,将应急抢修“起跑”用时从20分钟缩短到2分钟。 依托该产业单位,今年,昆山市供电公司实施不停电作业超1800次,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9%,减少停电6.26万时户数。迎峰度夏期间,该公司取消所有停电检修计划,常态开展不停电作业。 打通“电网一张图” 9月7日上午9时,昆山市供电公司营销部市场班班长江松岭接到昆山综合保税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高压新增业务申请。他打开“电网一张图”管理系统,需新增用电的点位、线路走向以及周边的道路、厂房、线路杆塔一目了然。 昆山拥有超过105.6万家市场主体,业扩报装工作量大,尤其是用户接入点需要现场勘查,耗时费力。今年6月,昆山市供电公司“电网一张图”管理系统经改造升级后上线。 据了解,该系统集成了昆山地区95座变电站、2100多公里长高压线路的电网运维、客户服务数据。“在接到业扩报装申请时,我们能够通过系统的电网资源实时显示功能,快速掌握用户周边的供电环境,并根据系统自动生成的接入建议,现场答复供电方案,提高现场勘踏效率。”江松岭说。 截至8月底,依托“电网一张图”,昆山市供电公司已完成供电方案155项,压降答复时间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