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苏能集团:创新服务 写好提质增效“大文章”

发布日期: 2022-01-03 信息来源: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

开展电力设备租赁服务、拓展不停电作业类型、配网线路巡检用上无人机……今年以来,苏能集团用一项项服务举措,促进发展质效双提升,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截至11月底,苏能集团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1.29亿元,同比增长21.13%。 

紧跟客户需求 优化服务举措

12月15日,苏能集团汇徳公司通过以租代购和模块化施工的方式,为苏州佳辉塑业有限公司提供了一台500千伏安箱变的租赁服务。与常规需要一次性购买投入20余万资金不同的是,佳辉塑业采取设备租赁服务,选择1年租期,仅需支付4.2万元年租金,还能享受从安装运维到抢修的全过程服务。

初期投入更少、接电时长更短,一直是电力客户最关心的两项诉求。苏能集团摸准市场脉搏、紧扣客户需求,于今年7月创新开展电力设备租赁业务,通过“以租代购”和“模块化”施工,为客户提供灵活、安全可靠、服务多元的全新办电体验。

“短短几个月来,电力设备服务模式非常受客户欢迎,不但减少了施工周期,缩短了办电时间,而且大大减轻了企业用电成本和资金压力。”苏能集团市场部专员刘成表示,用户还可根据生产需求,随时退租,自由增减供电容量,“截至11月底,已有29家中小企业选择电力设备租赁服务,另有意向企业13家。”

服务的优化,不仅停留在业务创新上,还需要在过程中推陈出新。3月,苏能集团电建公司推出“金钥匙服务管家”,由55名党员、精干力量组成管家团队,采取管家团队一体对外的模式,在前期协调、项目方案选择、系统接入及初步设计审查等环节,主动介入,让客户真切体会到“办事不出门,服务上门来”的新体验。

苏高新教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这项管家服务的受益者之一。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110千伏变电站工程中,施工现场面临着三通一平未完成无法进场施工的现状,管家团队提前接入,主动开通临时用电手续、协调临时道路等事宜,项目整整提前了25天开工。目前,电建公司“金钥匙服务管家”已为20余个项目开展,重点项目保障率100%。 

拓展作业类型 提升用电体验

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这是苏能集团不停电作业分公司一直秉承的工作理念。今年以来,不停电作业分公司将提升不停电作业水平作为提质增效的主攻方向。

11月19日,在苏州工业园区10千伏前荡线和三姑线9-12号杆附近,不停电分公司成功开展10千伏同杆双回路左右三角形排列架空线立杆开耐张作业,标志着该公司复杂不停电作业类型进一步得到拓展。

“此次作业的顺利开展,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在复杂线路条件下的不停电作业技术能力,”不停电作业分公司技术负责人罗国东介绍道,“通过探索各类型不停电作业项目,不断提升不停电作业水平,推动苏州地区‘零计划停电示范区’建设,实现用户对计划停电‘零感知’。”

一年来,不停电作业分公司业务范围从10千伏扩大到20千伏、从中压延伸至低压、从不停电作业拓展到移动储能供电,履带式带电作业“蜘蛛车”、中低压大容量储能车、斗内带电作业机器人等各型特种作业车辆和新式装备纷纷“上场”。

在丰富的技术手段和新设备的加持下,不停电作业的质效得到显著提升,用户持续可靠供电得到有效保障。今年前三季度,苏州地区用户平均停电时间0.8756小时/户,同比下降19.77%。

截至12月30日,苏州全年不停电作业次数累计超17000次,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31%,累计减少停电时户数248.9万时·户,增效多供电量约4407万千瓦时。 


巡检用上无人机 助力配网智慧运维

为进一步助力巡检作业的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苏能集团科技分公司不断推动苏州市区范围内配电网的无人机自主巡检,为提质增效出实招、亮绝招。

12月28日,在苏州工业园区10千伏111前荡线、10千伏114尖浦线,苏能集团科技分公司开展无人机自主巡检工作。通过雷达扫描,无人机对架空线路及周边环境进行三维建模,自动生成缺陷报告,完成架空线路杆塔坐标信息、线路走向等数据采集工作。

传统的配网巡检需要人工手持GPS及手机进行杆塔坐标及照片信息采集,不仅工作量大、精确度低,巡检质量还难以把控。“不同于人工巡检,无人机自主巡检具有计算精确、巡视高效、危险预警等优势,在飞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来自动发现缺陷,有效减少判断缺陷的时间。”苏能集团科技分公司智能运维专员陆心澄介绍道。正常5公里的配网线路,需要2名巡视人员花3小时左右才能完全巡视到位,而采用无人机自主巡检,30分钟就能完成全部工作,工作效率提高近6倍。

基于自主巡检的特点,苏能集团科技分公司不断进行功能扩展探索开发。通过数据处理,实现自动计算树与导线间距、线路交叉跨越等间距,生成隐患分析报告,分析计算树木倾倒、成长对架空线路的影响,进行提前预警,全面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的闭环管理。

据统计,今年9月至12月,苏能集团累计开展无人机自主巡检86架次,为苏州市区213条电力线路、19867个基杆塔保驾护航,飞行距离总计1008公里。通过无人机自主巡检采集的数据分析,共发现缺陷7500个左右,隐患5700个左右,为配网运维提供重要数据支持,有效提升了巡检准确度、设备隐患排查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