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电缆运检:数字赋能,打造高压电缆智慧运维“苏州样板”

发布日期: 2021-12-31 信息来源: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

“由于110千伏苏虎线检修停电,需对110千伏苏平线开展调度运行风险预警保电,请于12月23日7时保电开始前对苏平线开展一次全线巡检。”12月21日16时许,电缆运检室值班员在高压电缆精益化管控平台上发布新的保电巡检任务,苏平线第一责任人陆文斌第一时间通过智能移动巡检终端接收任务,并于第二天根据系统定位开展巡检。

以创建一流高压电缆精益管理示范城市为目标,7月份,电缆运检室研发上线了新一代高压电缆精益化管控平台,涵盖台账管理、运维管理、检修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状态评价管理、故障管理、应急管理、隧道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的方式,实现高压电缆的智能化运维和全过程管控,促进电缆运维工作的提质增效。

台账数字化 电缆及通道数据全接入

“这条电缆通道埋深1米,距离污水井仅有3米,你方施工时一定不能跨过红线。”12月14日上午,电缆运检室一名巡检人员正在对一处施工危险点进行安全交底,为施工单位明确指出电缆通道位置、走向和施工范围。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地级市电网,苏州市区现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电缆合计672回,总长度超过1200千米,并且这一数量正在以每年8%的增长率不断增加。同时,随着苏州地区近年来轨道交通和地下管线的快速建设,全市施工建设呈现点多面广的态势,电缆安全管控压力不断增加。

在这一背景下,电缆运检工作体量、难度不断加大,传统的台账管理手段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为此,电缆运检室应用陀螺仪技术、全站仪技术,测量高压电缆及通道信息,并将高压电缆及通道的数字化信息录入平台,实现“一线一档”“一井一档”管理,提升了输电电缆及通道数据的准确性。

“现在,672回电缆、10282口电缆井、138处危险点以及临时增加的保电任务都能可视化展示在平台地图上。”电缆运检室主任徐欣说,只要点击任意一条线路,这条线路的详细信息就会立刻显示在大屏上,线路位置、走向、长度、沿线接地箱、工井甚至检测、检修情况一目了然。

在完成高压电缆及通道数字化信息更新录入的同时,电缆运检室还建立了电缆设备台账动态更新与监督检查机制,在设备及路径变更后第一时间完成相关台账信息的线上、线下更新工作,确保增量基础台账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掌上”看任务 巡检工单全线上流转

“电缆深埋地下,路径、管孔、井位等信息复杂,以往巡检人员只能凭借经验开展巡检工作。刚接触工作的‘新人’在老师傅的带领下,至少需要三个月才能独立完成巡检任务。”电缆运检室运维班班长吴仁宜介绍。过去,巡检任务以清单形式发放给巡检人员,由于电缆路径复杂、面广量大,很容易造成巡检计划的无序和遗漏,导致巡检断档。

基于新一代高压电缆精益化管控平台,电缆运检室开发部署了智能移动巡检终端。该终端能够自动派发巡检任务,将巡检工作安排到具体的日期、人员以及线路,并在终端自带的地图上标注出巡检任务区段,实时显示任务完成情况。

用上这个终端,巡检人员工作任务、路线一目了然,可以快速、准确完成任务。“平台还能实时跟踪显示巡检人员的移动轨迹,如果有突发情况,后台值班人员可以就近安排巡检人员前往处理。”吴仁宜说。

该终端还具备危险点打卡、拍照、问题上报、工单处理等功能,能够满足电缆巡检过程全环节工作需求,实现电缆巡检工单全线上流转。

以普通缺陷上报为例,巡检人员发现缺陷后,只需通过终端拍摄上传缺陷照片,系统将自动获取地理定位并就近匹配电缆设备,管理人员线上即可查看缺陷情况并完成审批,相比传统的纸质流程,将审批时间从过去的1周缩短至1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平台充分考虑人员生病请假、恶劣天气等因素,完善了任务延期、代巡等功能,让工作更具实效性和人性化。

目前,智能移动巡检终端已完成巡检人员全覆盖。

全过程深层次 加强电缆巡检质量管控

“点击线路上的照片图标,就可以看到巡检人员在现场拍摄的通道画面。”徐欣说。平台上线之初,电缆运检室便创新提出电缆通道“街景”模式。这一模式下,智能移动巡检终端周期性为电缆通道、井盖、接地箱、终端、施工危险点等拍照并上传图片,后台值班人员将对现场反馈的照片进行审核,以实时掌握危险点、通道、设备状况,弥补传统可视化终端在通道覆盖率和精细化程度上的短板。

“根据上周的巡视统计情况,部分巡视线路由于河流、桥梁等阻断,需要绕过障碍继续巡视,轨迹匹配率有待提高,请第一责任人密切关注。”12月27日一早,在每周一的运行分析会上,吴仁宜根据高压电缆精益化系统的巡视统计结果,与第一责任人就部分线路匹配率偏低的原因展开讨论。

为进一步提升巡检质效,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智能运算、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对巡检人员轨迹匹配率、巡检照片覆盖率、施工危险点打卡率、隐患缺陷完成率等指标进行在线监测。

平台会对每日和每周的巡检情况进行统计,针对指标偏低的线路,在每周的运行分析会或每日的通报中进行反馈,并及时督促整治,在线把控巡检人员工作质效。

同时,现场巡检人员也可以通过智能移动巡检终端,查看巡视轨迹的匹配率,以及实际巡视轨迹是否与巡视线路路径一致,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巡视任务完成率。

这是电缆运检室依托新一代高压电缆精益化管控平台,加快推进全过程、多维度、深层次电缆管控体系建设的一项举措。

截至12月底,电缆运检室及时发现并消除电缆缺陷1116项,有力保障地区电缆运行安全。

电缆运检室通过打造数字化的巡检体系,大幅提升对电缆通道、危险点等区域的管控能力,实现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管控信息化,推动高压电缆专业管理水平和本质安全的提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