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11月底,太仓公司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净额51.36亿元,同比13.18%,综合供电可靠率达到99.9699%,客户服务满意度达到95%以上。 沉甸甸的收获背后,是太仓公司每一位员工付出的辛勤汗水。太仓公司现有职工484人,是省内人员最少,而体量位居前列的县公司。太仓公司直击“体量大,人员少”的发展难点,聚拢公司青年人才组建了“提升供电可靠率”、“‘供电+能效’服务水平满意度提升”、“同期线损”等8支柔性团队,补短板、强弱项,深入开展提质增效“聚焦升级”工作,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打破壁垒 专业交叉问题迎刃而解 “10千伏岳王线在春节前后线处于8%左右,但在春节期间线损率却降低至2%左右,推测是用户侧出现问题,请前往核查!”今年3月3日,国网太仓市供电公司同期线损柔性团队成员、配电运检中心线损管理人员戴梦佳在一体化电量和线损系统中进行日常监测,发现岳王线线损波动异常。她即刻将这一情况告知团队成员、营销部计量班班长吴凡。经吴凡现场多次核查后发现,沿线用户——太仓荣诚化纤有限公司表计遭雷击损坏。次日,吴凡为其更换智能表计,此后线损恢复正常,而原本此类隐患基本通过营销部对计量表六年一次的普查来发现,无法在短期内精准定位问题用户,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线损率是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为破解高线损难题,提升同期线损各项业绩指标,今年以来,太仓公司召集来自发展建设部、配电运检中心、营销部、三新公司和调控分中心的青年骨干职员9人,成立同期线损柔性团队,并将太仓全市线损台区进行梳理,确立同期线损争先进位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区,由发展建设部统筹管理,配电运检中心、营销部、三新公司分区治理线损,调控分中心辅助配合工作的管理机制。 “同期线损柔性团队加强了各专业部门之间的合作,以责任制的形势将线损指标分解到每一个区域,明确目标,提升协作效能。”该团队负责人、发展建设部主任陆培贤说道。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打破专业壁垒,加强沟通交流,该团队还对线损指标建立起日监测、周通报、月会议的管理机制,每日由各部门专人监测线损情况,发现异常迅速通知责任区负责人前往治理,每周通报线损数据,每月召开例会分析月度指标,进而达到快速沟通解决线损业务交叉问题。 据统计,与2020年相比,今年太仓公司高损线路和台区已压降30%以上,负损线路和台区每月均保持在0.5%以下。 任务分解 各司其职提升工作效率 近年来,太仓城市发展不断提速,重大工程接连开工,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太仓公司高度重视供电可靠性提升工作,为进一步夯实优化营商环境基础,2021年6月,提升供电可靠率柔性团队应运而生,吸纳了来自调控分中心、运维检修部、配电运检中心以及仓能公司的8名青年骨干人才。 团队成立后,8名成员首先对太仓公司的供电可靠性工作进行了分析梳理,明确了全年工作方向,结合各部门职能专业,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建立了由调空分中心负责统筹计划、运维检修部审核工作计划,配电运检中心管理项目,仓能公司实施计划及负责实施不停电作业的工作流程。专业部门各司其职,进而避免了各部门间相互拖延工作的可能,提高了工作效率。 12月1日,太仓公司不停电作业分公司作业人员顺利完成胜泾变10千伏西新线业扩工程,保障了沿线177户用户的正常用电。这也是太仓公司本年度内完成的第1000次不停电作业,当天,降低停时户数36户、多供电量13800千瓦时。压降计划停电时户数,提升不停电作业能力,这是太仓公司提升供电可靠率柔性团队在解决可靠性问题上“挥出”的一记重拳。 今年以来,提升供电可靠率柔性团队坚持“能带不停、一停多用、预算管控”的原则大力推进不停电作业,不停电作业次数较2020年翻了两番,通过不停电作业累计减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超1.54小时,减少停电逾2万时户数,多供电量逾195万千瓦时,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此外,该团队还从夯实电网网架、压降故障停电、提高工程作业效率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全面提升供电可靠性水平。2021年,太仓公司网架标准接线率提升至95.8%,将于年底建成68.4平方公里“1小时高可靠性示范区”。 主动服务 为企业降本增效“对症下药” 12月3日,太仓市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俞士木在江苏能源云网下载了该公司上月的能效账单。通过该账单,俞先生清楚看到了太仓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上一月的电能指标、电量分析、用电负荷分析以及电能诊断分析等内容。 为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服务用户提高用电效率,降低用电成本,今年,太仓公司成立“供电+能效”服务水平满意度提升团队,着力推广客户侧能源服务云平台——江苏能源云网,并且该团队还主动上门服务,引导用户使用能源账单,为用户分析用能情况。目前,太仓共有5408家企业用户绑定了江苏能源云网,覆盖了全市96.74%企业用户,每月有近1200家企业用户通过江苏能源云网下载能效账单,通过该账单的分析诊断,调整用能,降低企业用电成本9500万元。 11月18日,“供电+能效”服务水平满意度提升团队负责人王德峰带队走访海螺水泥时,俞士木对供电公司提供的服务记忆深刻:“感谢你们的指导,今年9、10月期间,我们生产经营不仅未受影响,在满足了南北沿江铁路等重大基建项目的混凝土要求基础上,还实现了降本增效”。 原来,此前“供电+能效”服务水平满意度提升团队在实地走访海螺水泥过程中,为其分析用能情况,提供能耗分析,提醒其注意节能降耗,减少使用高能耗生产机器。 在此基础上,“供电+能效”服务水平满意度提升团队还大力推进“供电+能效”服务体系,在用户申请业扩接电时,提前进行现场调研,为其出具能效公共服务方案,分析用户在分布式光伏、全电厨房、绿色交通等综合能源方面的发展前景,为用户提供参考方案。自今年11月实行该行动起,“供电+能效”服务水平满意度提升团队已为6家企业出具能效公共服务方案,获得用户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