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南通市海门区包场供电所台区经理陆曙华和同事再次前往包场镇,对刘浩14号台区计量表箱整改进行复查,确认箱内接线规范、箱门密封严密、接地可靠。该处电力设施是今年8月5日《政风热线》节目中所反映的13项农村电力设施隐患之一。截至目前,所有曝光隐患已全部整改完毕。 针对节目中群众反映的电表箱老旧、配电箱下方堆放杂物等用电安全问题,国网南通市海门区供电公司当天即启动全面排查和综合治理。除直接更换公司资产设备外,还对客户资产设备实施“发现一起、处置一起”,同步报备政府、联合督办,确保处理无遗漏。 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清理设备周边杂物21处,新增警示标识120处,改造离地距离不足配电箱27台,对沿路、临近民居的配电箱加装警示牌与防撞条,全面强化用电安全防护。 节目中反映的海安市雅周镇东夏村低压杆线安全隐患也已高效解决。在海安市政府及村委协调支持下,8月14日,国网海安市供电公司完成400伏东夏线79487号电杆杆线迁移和接户线改造,有效解决了道路安全与用电隐患问题。 个案整改完成并非终点。国网南通供电公司以此为契机,启动配农网电力设施安全隐患攻坚治理专项行动,构建“查、改、验、销”四步闭环管理机制,推动隐患治理从单点处置转向系统管控。 该公司于8月19日正式实施《国网南通供电公司配农网隐患排查与分级分类指南》,将缺陷划分为7类设备、6类风险,涵盖18种典型场景,为配电、农电及客户设备排查提供依据,并同步建立“一患一档”全口径隐患台账,确保责任到人。 此外,南通供电公司通过无人机航拍、红外测温、局放检测等多种手段开展全面排查,重大隐患立行立改,一般缺陷纳入“周计划、月滚动”常态化整改,专人跟踪、逐项销号,实现隐患治理全过程闭环。整改完成后,及时开展“回头看”,系统梳理治理成效、剖析管理薄弱环节,编制形成专项工作报告,总结提炼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南通经验”与典型做法。 “我们将配网隐患治理成效纳入关键业绩考核、月度‘挣工资’及工作执行力评价体系,推动责任真落实、问题真解决。”南通供电公司配网部副主任罗勇表示。 政企协同也成为此次隐患治理的重要支撑。南通供电公司积极对接公安、消防、市政等部门,建立重点问题及时报备、敏感问题定期会商机制,构建“群众点题、政府领题、企业答题”的良性互动格局,推动解决通道堆积、树线矛盾与“三线交叉”(电力线、广电线、通信线)等长期难题。 据统计,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南通全市已累计排查各类隐患11387处,完成整治4607处,整改完成率40.45%,其中67处重大隐患已全部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