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力报:欢腾的鱼港,忙碌的电力人

发布日期: 2024-08-19 信息来源: 江苏电力报

开渔了……

8月12日,如东县刘埠渔港内一派欢腾。8月初,南通黄海海域结束休渔期,首批百余艘捕捞渔船开海出港。近期,有渔船满载渔获陆续返回。

码头上,除了忙着卸货的“船老板”们,还有另外一群人,他们是国网如东县供电公司员工,正对岸电设备进行用电检查。

“这次一共带回了1000箱鲜货,有梭子蟹、板鱼等。鲜货好销,不少商家已经和我预定好,就等着让客人尝这第一口鲜!”船老板何海军笑着告诉笔者。

如东是海洋渔业大县,刘埠渔港是国家一级渔港,港口内共有渔用码头泊位数22个,可同时容纳750艘渔船避风、卸鱼、补给,年卸鱼量超过5.5万吨。本次开捕季,有500多艘获得专项特许捕捞的渔船在刘埠渔港集结。

为了保障海鲜新鲜度,去年,刘埠渔港在距离码头不到50米处新建了一座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冷库,可存储冰鲜渔获近5000吨,进港的渔获直接送至冷库冰鲜保存,再由冷链物流送达江浙沪等地。

“海鲜的保存时间短,前些年渔船进港后还要将渔获运送至小冷库。现在进港后渔获直接就地送进冷库,减去了陆上转运的时间和成本。”刘埠渔港管理处主任陈仁贵介绍。

考虑到冷库制冰和储存海鲜需常年保持在零下18℃,在建设初期,如东县供电公司就为冷库规划了双电源供电线路。

当日上午9时许,巡视刘埠渔港码头设备的如东县供电公司员工唐鸿宇等接到渔港冷库电气负责人江维维打来的报修电话,称冷库制冷温度从2个小时前开始忽高忽低,请求帮助检查。

得知情况后,唐鸿宇和同事赶到冷库,对供用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他们手持红外测温仪逐一检查开关、接头等重点部位,十几分钟后锁定故障点。通过红外测温,唐鸿宇发现冷库的温度继电器接头高于正常温度,导致感温设备失灵,造成冷库温度不能保持恒定。

为了尽快帮助冷库恢复正常制冷,两人协助用户更换了温度继电器,对导线接头做了重新连接和绝缘处理,冷库设备运行正常了。

冷库对供电质量要求很高,如东县供电公司专门成立了5个服务专班,不仅常态化组织定期上门巡查,保障冷库用电安全可靠,还对企业的供电线路进行高频次的巡视运维。

供电公司还制定了个性化的用电方案,指导冷库安装蓄冷设备并在夜间进行制冰,利用夜间“谷电”运行,减少白天制冷压缩机的运行时间,避开“峰电”降低运行成本。根据测算,刘埠渔港冷库投运一年以来,累计调整峰谷电量近9万千瓦时,节省电费5.82万元。

为了方便渔船用电,如东县供电公司在刘埠渔港码头共计安装岸电箱25套,总供电容量达500千伏安,可供约150条渔船同时用电。今年1至7月,渔港岸电设备总计用电量达1.6万千瓦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