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走进位于江苏如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平园池村,映入眼帘的是千亩荷塘、莲叶接天。而就在10年前,平园池村还是个远近闻名的落后村,耕地少、产业单一,村民收入低。 近年来,平园池村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主题,大力发展“荷塘经济”,在原有藕池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形成了集种植、采摘、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千亩生态藕池文化园,国网如皋供电公司主动为居民升级改造电网,优化供电服务举措。在可靠电力保障下,昔日“穷村”逐渐蜕变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积极打造“平原碧景、池映村色”的“江海平原第一藕香(乡)荷韵”,走上一条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电网改造 扮靓千亩荷塘 2015年4月,平园池村党总支书记刘炜建刚一上任,就找到了如皋供电开发区供电所副所长吴剑波,表示村里将恢复原本的千亩湿地,发展莲藕种植和旅游业,请求如皋供电帮助。如皋供电负责人了解情况后,立即成立平园池村配农网改造项目小组,予以全力支持。 为了保持荷塘风貌的完整统一,根据总体规划,景区内的变压器和架空线路都要“搬家”。经统计,共需迁移4台变压器、5800米线路。如皋供电组织规划设计人员,仅用两天时间就确定了施工方案。方案包含景区内部线路迁改,以及周边民宿、饭店、居民的接户线和部分公用变压器的升级改造,以满足今后不断增长的电力负荷要求。 方案确定后,如皋供电调集120多名施工人员、10多台施工车辆,经过10天的奋战,共迁移6台变压器,改造老旧架空线路7800米、接户线8300米。这不仅从根本上改善了全村的用电质量,更为村子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如皋供电累计为该村改造61台变压器、架空线路47.194千米、电缆3.185千米、接户线66.607千米。”该公司项目负责人张建华介绍。 优质供电 带动莲藕产业 有了藕池文化园,平园池村还投资完善了莲子加工、荷叶茶加工项目,形成风景、鲜花、莲蓬、莲子、荷叶茶的完整生态产业链。 今年3月初,平园池村购置了4台大功率茶叶烘干设备,正准备投入生产,却发现变压器容量不足,烘干设备无法运转。刘炜建立即向如皋供电求助。 如皋供电开发区供电所工作人员经过现场勘查,决定对位于该村农民街的一台250千伏安杆上变压器——万隆8号变实施迁改,以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变压器原地迁移后,为烘干等设备厂房后期扩建腾出了空间。另一方面,将变压器容量增加到480千伏安,满足大功率烘干设备的要求。同时,他们还建议村里利用厂房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每年可增加发电收入约16000元。 今年3月25日,烘干设备上马后,菊花茶、荷叶茶经过烘干加工,广销上海、苏南等地。目前,该村每年销售的各类茶叶达15吨,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随着产业链的延伸,短短几年时间,平园池村就吸纳2000多名劳动力就地就业,集体经济年收入从不到30万元上升到了210万元,900多户村民户均增收5000多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1800元。该村还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