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公司:守护家庭农场好“丰”景

发布日期: 2025-10-11 信息来源: 海安公司

“多亏了你们常来检查,尤其是上次农场停电抢修,你们可帮了我的大忙!”10月9日,海安公司胡集供电所员工周银华、钟文华来到位于胡集街道钟涵村的宝佳家庭农场,帮助检查烘干设备和用电设施运行情况,一旁的宝佳农场负责人赵宝建说。

胡集街道位于海安新城的城市框架内,农业基础薄弱。近年来,农村电网不断完善、供电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胡集街道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土地集中连片流转,让“小田变大田”,并在海安创新采用“支部+家庭农场+农户”模式,优先吸纳低收入农户务工,带动近600名村民就业。

宝佳家庭农场由“新农人”赵忠佳及其父亲赵宝建共同经营,流转土地面积1700余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胡集供电所为该村投运了一台400千伏安变压器,解决因用电负荷攀升导致的配电变压器重载问题,并定期组织员工开展上门走访,了解日常用电需求,排查设备安全隐患。

6月10日,宝佳家庭农场的10台烘干机满负荷运转,紧急烘干新收割的湿小麦。突然,农场全线跳闸停电,场内电工多次尝试送电未果。若电力无法及时恢复,烘干机内及堆放的小麦将因潮湿闷热而霉变,农场面临数十万元经济损失。接到报修后,周银华、钟文华10分钟内赶到现场。经过3个多小时的地毯式排查,成功恢复供电,200余吨小麦“转危为安”。

在充足电力的支撑下,鲜花、葡萄、蓝莓等家庭农场在胡集街道遍地开花,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就业。目前,胡集街道已有11家家庭农场开展智能化、电气化种植、养殖,每亩效益由从前的800-1200元翻倍至2000-5000元。

虎平家庭农场建设时从电杆接线采取的是电缆敷设方式,由于敷设地段处于交通路面,过往农用机车较多,时间一长,电缆受到损伤,导致农场失电。因电缆较长,且埋于地下,无法进行隐患排查,加上农场新添置了烘干机等用电设备,急需增容用电。胡集供电所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赶到现场勘查,重新进行接电,并同步增容到位。

为保障家庭农场用电,海安公司不断完善服务网格,依托与社区、村委会共建的电力便名服务点,由台区经理担任电力网格员,借助网格微信群为客户服务,及时解决用电问题。至今年9月底,胡集供电所电力网格员已入驻51个微信群,覆盖客户1.89万人,累计帮助解决用电问题273个。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