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年不同的是,尽管遭遇了持续阴雨天气,但粮食烘干环节并未受到丝毫影响,小麦得以及时烘干、顺利出、入库......”通州区人大代表、五接镇志富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罗喜园于7月30日下午,在五接镇今年下半年工作推进会上与新任党委书记汇报了今年的粮食收获情况。这一看似平常的背后,是电力保障体系高效运转的成果,更是通州公司主动作为、精准服务农业生产的生动体现。 以往每年逢阴遇雨,罗喜园最担心的便是烘干设备“罢工”——电压不足、电力不稳、(内部)设备故障等问题时常导致烘干进度停滞,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而今年,这样的担忧并未出现。所有粮食烘干设备均保持24小时连续运转,日均处理湿粮能力较往年提升55%以上,烘干效率显著提高,真正实现了“收得上、烘得出、储得下、运得出”。 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突破,核心在于电力供应的稳定可靠。夏收前,通州公司提前部署、周密安排,围绕“保夏收、稳粮食”这一主线,主动上门评估设备容量,提前协助办理电力增容;组织技术人员对厂房内所有粮食烘干中心用电设施开展排查,重点检查变压器负荷、线路老化、配电箱运行状态等关键环节,协助消除内部安全隐患10多处处;与此同时,通州公司建立了“一对一”服务机制,为烘干配备专属客户经理,提供24小时响应服务。一旦设备出现用电异常,抢修队伍15分钟内即可抵达现场处置,力争真正做到“故障不过夜、供电不中断”。此外,还通过智慧用电监测平台实时监控烘干中心用电负荷曲线,提前预警超载风险,动态调配电力资源,实现了从“被动抢修”向“主动预防”的转变。 电力保障的升级,推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提质增效。烘干环节的顺畅,带动了从收割、运输到储存的全链条协同优化,机械化作业效率提升,人工成本下降,粮食损耗率显著降低。这不仅保障了粮食安全,也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不少种粮大户表示:“今年虽然天气不好,但烘干没耽误,粮食卖上了好价钱,心里踏实!”这种来自“三农”一线的认可,正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