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凌晨1点,江苏亿纬林洋储能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灯火通明,生产线不停运转,2个工人在触摸屏上熟练地操作,一组组电池封装完成后,由自动化机械手臂抓取至传送带,输送到下个车间进行充放电测试。 亿纬林洋储能公司位于启东市经开区,主要从事磷酸铁锂储能专用电池生产,年产电池容量达10GWh,可储存约5000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早在2022年9月,亿纬林洋10GWh项目全容量投产前,启东市供电公司成立服务专班,综合分析企业用能需求和分时电价政策,上门协助制定错峰生产策略。 “亿纬林洋产线自动化程度高,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增加夜间生产,减少白天生产,将主要生产任务转移至谷电时段,实现避峰降本。”该公司供电服务中心副主任吴海平带队上门开展“一对一”服务,为用户量身定制“避峰就谷”用电策略,指导其合理用能,帮助企业节能降耗。 根据该策略,该企业将主要生产时段由白天时段调整至凌晨0至8时,利用便宜的“谷电”开足马力生产,并为电池冷却和厂区空调系统蓄冰。白天11至17时,维持包装、输送、蓄冰制冷等少量必要产线运作。其余时间仅需维持空调、照明等办公负荷。 在此策略下,该企业最大限度避开了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的冬季尖峰电价,相比原先白班生产策略,省下电费约73.45万元。 在能源转型持续深入、储能项目经济性显现等因素推动下,亿纬林洋的电池订单量不断增加。2023年以来,庞大的订单量推动亿纬林洋每月用电量不断攀升,5月份近800万度,6月份首次突“千万”,达到1003万度。 5月24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分时电价调整通知,进一步拉大夏、冬高峰期间各时段电价差。启东公司服务专班再次走访亿纬林洋,建议其在7-8月的夏季尖峰期间,将14至15时、20至21时“尖峰”电价期的生产负荷尽可能地调整至22至24时的“平价”电价区间。 生产班次调整后,记者从7月份电费账单上看到,该企业使用峰电191.9万度,电费达204.53万元;使用谷电508.05万度,电费仅为133.54万元。 “电价政策一有调整,供电公司第一时间上门传导,指导我们合理安排生产时间,把政策用好用足,预计全年能省下近2000万元电费。”亿纬林洋储能技术有限公司设备部负责人陈建新说。 此外,在供电公司的建议下,亿纬林洋11MWh储能电站和7.6MW屋顶光伏项目正在建设当中。投运后,企业将按照最新的电费电价政策,实施储能站“低价充电、高价放电”、光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预计7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 “我们依托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对大工业用户负荷进行全链条数字化管控,精准识别企业移峰潜力,引导全市用户‘移峰不减产’。”吴海平说道。 7月份,启东公司引导全市工业企业“避峰就谷”704户次,累计移峰电量618.85万千瓦时,节省电费近4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