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奔涌的浪潮中,开发区供电服务中心大客户服务班如同一艘破浪前行的航船,始终高擎“追江赶海勇立潮头”的精神旗帜,将“精进的目标追求、精致的品质渴求、精益的管理要求”深植于血脉。他们在江海大地上书写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动人篇章,这支队伍不仅是电网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更是城市能级跃升的护航者,用匠心与担当驱动起一台台机器,用智慧与汗水浇筑发展之基。 与城市脉搏同频共振,锻造重大项目服务“硬实力”。南通开发区作为长三角重要的产业集聚区,近年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随着新时代未来产业园、化工园区南迁等工程建设如火如荼的推进,各类高新项目密集落地、电网配套需求不断激增。大客户服务班构建起“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的服务体系,提前对接开发区产业布局,建立“政企双周会商”机制,联合行政审批、经济发展、自然资源规划、住房建设等部门成立服务专班,为每个重大项目配备“电管家”团队,通过“联合勘探”“并联审批”等创新举措,提供从业务受理到检验送电的“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从“蓝图规划”到“灯火通明”的全周期护航,不断压缩项目接电时间。2024年9月,江天化学、申华化学、大宝理塑料等三家重点化工企业110千伏变电站同日送电成功,当主变最后一次冲击声落下时,现场爆发出热烈掌声——这不仅标志着开发区化工产业提质升级迈出关键一步,更见证了供电服务从“保障用电”向“赋能发展”的跨越。如今,该服务模式已复制推广至18个省市重点项目,成为南通开发区打造营商环境最高地的金字招牌。 以用户需求为尺,绘就能效服务“工笔画”。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大客户服务班捕捉到广大传统企业从“粗放用能”向“精细管理”转型的需求,他们跳出传统营销框架,将服务半径延伸至用户能效管理的“最后一米”,打造出“诊断-优化-赋能”的全链条能效提升体系。通过创新“光伏+储能+微电网”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为传统企业量身定制微电网技术方案。崇天纺纱微电网项目是由62台125kW/261kWh模块化储能单元组成,通过低谷充电、峰时放电的形式,一天两充两放,实现削峰填谷,能有效帮助企业优化电力供应,实现稳定生产。未来15年,该项目预计能够为崇天纺纱节省超7000万元左右的电费,并有效提高保税区厂区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更令人振奋的是,随着中天新兴材料8MW/40MWh、中天超容10MW/50MWh工商业储能电站陆续并网,能效服务模式催生出“裂变效应”,开发区多家企业用户已初步达成微电网项目建设协议,掀起行业低碳转型热潮,不断推动“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能效革命。 以科技破局开路,书写营配融合“新篇章”。面对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客户服务班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打破营销、配电专业壁垒,构建起“数据驱动、全程闭环”的智慧巡检体系,重新定义高压用户服务的标准与边界。通过数字化技术,集成设备台账、历史缺陷、巡检记录等数据,自动生成靶向任务清单,巡检人员在任务接收时即可调阅“用户档案”,提升工作效率。推行“用户全周期管理”,从投运验收、日常巡检到销户,建立完整电子档案。通过创新设备主人和客户经理“1+1”融合,利用红外及局放检测等手段有针对性的开展联合巡检,延伸运维服务最后100米,2024年开展联合巡检120余次,共发现用户侧各类安全隐患32项,并及时发放隐患整改通知单。针对临电施工现场环境复杂、电缆通道保护不力等安全隐患,班组加强临电使用周期内的现场巡视,有效预防外破风险。通过上述举措,有效压降因用户故障导致的线路跳闸,故障率同比下降21%,可靠性同比提升30%。这种创新打破了专业间的“数据孤岛”,培育“营销+配电”复合型人才,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储备了核心力量,实现从“各自为战”到“协同作战”的服务革新。 潮涌江海千帆竞,奋楫笃行再启航。从重大项目的灯火通明到微电网的绿色脉动,大客户服务班用“三精三求”的密码,破解了一道道发展难题,书写了一个个服务传奇。他们记得,在110千伏江天化学变电站送电的凌晨三点、在需求响应实施通知的深夜十一点、在紫琅音乐节保电的冰冷雨滴,这些点滴汇聚成江海奔腾的力量,诠释着“精进”是永不满足的攀登、“精致”是毫厘必较的执着、“精益”是永无止境的追求。站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新起点,这支“追江赶海”的铁军正以更昂扬的姿态,在服务建设长三角一流开发区和“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的壮阔征程中,续写属于电力人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