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今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实施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再提升行动,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国家电网》邀请5位电网企业负责人围绕“办电服务更优化 营商环境再提升”主题,畅谈落实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再提升行动,畅机制、优环境,问需求、解难题,推动办电服务品质升级,不断提升客户用电获得感、满意度的创新实践。 《国家电网》:主动对接各类客户用电需求,是满足客户诉求和解决业务办理的痛点、堵点问题,推动办电服务品质升级的有效措施。企业如何对接客户需求? 肖树:南通供电公司创新服务理念,主动沟通交流,精准定位客户用电需求点。一是优化机构设置。深化现代服务体系建设,融合市、县公司专业力量,从不同岗位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了与政府行政区域一一对应的属地供电服务中心,快速精确响应广大市民需求。二是完善走访机制。建立领导挂钩责任机制,由各专业分管领导定期带队,走访各级政府及重要客户,重点收集客户在供电保障、线路迁改等方面的需求和建议。三是政企协同服务。积极对接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每月参加政府项目协调会等方式,了解政府发展规划、客户投产计划等信息,及时掌握重点项目用电需求,构建“政企联动、责任共担”的电网建设协调格局。 《国家电网》:让客户用电更有获得感,打造坚强可靠智能配电网是基础。企业在改造升级配电网,促进供电可靠性全面提升上开展了哪些工作? 肖树:一是优化电源布点。南通供电公司围绕负荷增长需要,适度超前做好电网规划建设,动态优化配电网网架结构;通过新建10千伏开关站等方式满足各类客户10千伏接入需求,缓解局部负荷中心用电压力。二是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以供电可靠性为中心,制订配电网问题、项目、计划三个清单,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合理 确定改造顺序 , 重点解决线路供电半径长、重过载等问题,增强配电网改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三是建设智慧配电网。瞄准配电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建设目标,针对线路无联络点、分段内负荷分布不平衡等问题,制订配电自动化标准化改造三年计划,采用“分级保护+全自动馈线自动化(FA)”模式,实现配电网故障快速隔离、负荷灵活转供,全力提升客户用电满意度。 《国家电网》:围绕服务经营主体,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企业采取了措施? 肖树:南通供电公司聚焦企业所需所盼,紧抓办电提速、服务提质等环节,持续营造一流电力营商环境。一是不断加快接电速度。开展业扩报装提速专项行动,构建全环节“红黄牌”时长警示机制,高低压业扩项目接电平均时长同比进一步缩短,位居江苏省领先水平;积极推进21个“开门接电”示范区建设,实现9个省级及以上园区全覆盖。二是切实为企业减负纾困。试点为临时用电客户提供电力设备租赁服务,降低企业初期资金负担;深化“阳光业扩”,实现“三零”“三省”服务全覆盖,三年来累计节约客户办电成本约9.5亿元。三是全力服务重大项目。设立南通市电力协调工作办公室,优化重大项目协调机制,对123个省级重大项目提级管控,做到“进度全了解、服务无盲点”。 《国家电网》:企业在服务民生用电,保障城乡居住客户用电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肖树:一是加强科技应用,提升用电体验。南通供电公司不断加强配套电力设施迁改标准化管理,推广应用综合管廊、预制式排管等先进可靠技术;大力开展不停电作业,在配网线路检修中有序推广低压发电作业方式,全力保障民生用电。二是布局充电桩,完善充电网络。先后出台8项 支 持 政 策 全 方 位 服 务 充 电 桩 接 入等工作,建成居民自用充电桩5.3万余台,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所有乡镇公用充电桩全覆盖,基本建成城市核心区3千米充电服务圈。三是实施“村网共建”,延伸服务范围。建立与市县政府部门协同的农村用电管理机制,因地制宜开展“村网共建”,建设村级电力驿站,提供故障抢修、农业生产保供电等“零距离”服务。此外,拓展“为您通电”共产党员服务队服务内容和形式,发展形成1支总队5支分队6支县级分队,服务内容涵盖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