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奋斗者喝彩】无需扬鞭自奋蹄 以梦为马写华章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汤向华

发布日期: 2022-05-13 信息来源: 宣传部

工作25年,获得各类荣誉150多项,其中省部级荣誉26项,并多次受到上级嘉奖表彰;25年来,他从一名普通员工,一步一步成长为江苏省技术能手、省企业首席技师、省333高层次人才、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网南通市海门区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汤向华。

无需扬鞭自奋蹄,以梦为马写华章。其实,汤向华的简历并不耀眼,1997年南京电校毕业后,就一直在海门公司工作,但他成果颇丰。工作20多年来,个人在各级科技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完成创新课题28项。其中,国家级成果奖2项、省部级成果奖6项,20多项技术革新项目获省、市表彰,获得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26项、软件著作权3项。他用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一笔一笔地为自己的简历添彩。

勤于发问 激发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言:“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句话,正是汤向华的座右铭。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潜能,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发问、善于把握,都能拥有无限创意,留心每个细节,创新无处不在。

一次,汤向华回乡下老家,听说隔壁李大娘家刚买的电磁炉因为打雷突然坏掉了,其实这是属于过电压引起的设备损坏故障。当时,他就问自己:“能否研发一种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呢?”

于是,汤向华开始了《新型低压用户过压.控制型进线断路器》课题的研究。他首先从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等8个模块中选取了4个模块作为装置的动作逻辑部分,并对每一个模块所选用元件进行计算分析。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就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研究。通过近半年的努力,终于研发成功。2016年,该项目获得了第十四届“海洋王”杯全国QC比赛二等奖等多个国家及省级奖项。

不断向自己提问,成了汤向华激发创新意识,解决一个个难题的法宝。针对变电站新设备启动,调度员发令与现场脱钩的问题,汤向华就问自己,能否尝试让调度员面对设备“零距离”发令?于是,他多次前往设备启动现场,通过反复摸索,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全面的现场发令模式,从而使启动时效性与可靠性都得到了有效保证。

后来,他又发现,个别变电站现场设备运行状态与调度台资料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他就问自己,能否有效规避这一安全风险?于是,他的每月一次变电所设备核对制度,以及在自动化系统中设置保电、备自投、设备开断等标示牌等创新性举措诞生了。得益于这些成果,该公司调度已经创下了连续安全运行17700多天的记录。

勤于请教 完善创新成果

2016年8月,“汤向华电网运维大师工作室”挂牌,同年获得南通市优秀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称号。这是省顶尖级的创新工作室,也是高技能人才的集聚地。这不仅为汤向华搭建了一个充分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也为该公司高端创新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在线夹上加装一只“鹰嘴”,接地线安装时间可减少303.5秒。你信吗?作为省公司2018年度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二等奖课题,汤向华的《接地线快速安装装置的研制》就实现了这一目标。

电力检修过程中必须安装接地线。然而,传统的接地线由于缺乏定位装置,操作人员在安装时线夹容易脱落,增加了安装难度。据统计,之前该公司正常接地线安装用时每次平均达到了540.1秒。

为有效缩短接地线安装时间,汤向华决定开展《接地线快速安装装置的研制》。期间,他先后走访了系统内多个创新工作室和设备生产企业,向同行和专业人士请教。通过反复比较试验,最终确定了在线夹固定部分的上柱做一个可移动L型“鹰嘴”的方案。  

设计完成后,汤向华开始进行成品加工,并且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在选材上使用了铝合金,以减轻线夹的重量。通过近3个月的跟踪统计,发现改进后的接地线平均安装时间下降到了236.6秒。

20多年的创新路途中,汤向华也有过失败,但面对失败他十分从容,“创新贵在坚持,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正是基于这份坚持,他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2020年,汤向华的《断路器手机智能专家诊断程序的研发》项目经过评审获省政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科研项目专项经费资助。这是江苏省电力系统唯一获得该资助的项目,也是汤向华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学习后换来的成果。

勤于管理 培育创新团队

俗话说得好,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带出一支实用型的创新团队,汤向华创建了牵手培养、推手加压、放手使用的“三手体系”管理模式,引领团队青年一步步成长成才。

对于刚入职场的青年员工来说,创新是一项全新的课题。汤向华及时总结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按照由易到难得原则,选择性地确定一些课题,“牵手”年轻人一起攻关,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面对变形的柜门关不上的困难,汤向华指导青年员工自己研制了中置柜门辅助关门矫正装置;为了解决变电站临近周边老百姓因噪音引起的投诉问题,他和青年员工共同研发了室内变电站智能换风系统......当一个个技术难题被攻克的时候,大家的创新热情被调动了起来,创新兴趣也越来越浓,创新团队也一步步壮大。

“牵手”是为了“推手”,接下来的就是给团队人员加压。为此,汤向华建立了每月一次的创新座谈会机制,通过回顾提炼一个月来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形成问题清单,进行项目储备。然后,按照“谁发现、谁负责”的原则,由提出问题的成员担任项目负责人,带领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开展技术攻关。

多年前,该公司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在操作过程中发生了一起断路器自合现象。情况发生后,汤向华当即指定由运维专业的青工担任项目负责人。通过现场检查分析发现,原来这台断路器在操作前实际位置与控制把手位置不对应,当时控制保护熔丝已取下,重合闸装置没有放电。所以,当操作人员放上控制保护熔丝后,直接导致开关自动合闸。据此,攻关小组撰写了《一起断路器自合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的论文,后来还被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研讨会录用。

作为该公司创新工作的领头人,汤向华对电网的认识相对深刻,哪些设备值得改进、哪些流程应该优化、哪些小改动会受现场作业人员的欢迎,这些他心里都有“一本账”。俗话说,仓中有粮,心中不慌。基于他对电网系统的了解,所以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他敢于“放手”让团队自己去完成。当团队遇到困难时,他就适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启发他们通过发散性思维深度思考,从而形成“人人参与、小组攻关、大组讨论”,最后集体“补墙”的创新氛围。

汤向华的“三手体系”管理模式已成为培植创新人才的“孵化器”,先后培养出了4名省企业首席技师、1名市226高层次人才。打造了一个个工匠型、科技型、攻关型人才,也成就了一个个年轻“达人”:青年员工唐天笑斩获国网公司安规竞赛一等奖、侯丽钢被表彰为“江苏省创新达人”、赵雨被评为南通市“技术能手”并获评“五一劳动奖章”、王靓彧获得南通公司劳动竞赛先进个人等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