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晚,根据南通市疫情管控要求,公司进行封闭管控。后勤服务分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后勤人员闻令而动、毅然前行,短短一小时迅速集结,用106个肩膀扛起了整个公司400多名应急保供人员的后勤保障任务,汇聚起了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对于后勤来说这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在默默的坚守中,他们从容应对,将各项后勤保障工作都有条不紊的顺利推进,辛勤的付出也得到了其他部门纷纷赞许。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大家的努力,这其中就出现了不少感人的小故事…… 封控期间,后勤分公司全体负责人24小时在岗。面对着封闭管理带来的繁重事务,他们牢记党员身份,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及时响应公司需求,制定应急保障工作流程和任务分工框架,按照公司应急预案迅速做好工作安排、应急物资、仓储运送、核酸场地搭建、垃圾清运等工作。 王晖身为部队转业军人,工作一向雷厉风行,认真严谨。自疫情爆发后,他就一直在站在抗疫前沿,封控消息出来的前几天他就超前谋划,安排购置了一批充气床、棉被、床垫等物资,强调要尽量充盈各类物资的备用库存,并提出重点岗位人员提前留守办公。管控消息来临时,后勤分公司无论从物资、人员方面都能够从容应对。封控后的第一个夜晚,王晖基本没合眼,凌晨5点,他匆匆赶到本部食堂,查看早餐的准备情况,并鼓励后勤人员克服暂时的困难,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作为后勤的主要负责人,他始终以自己满腔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挑起重任,落实工作。他用亲身实践,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吕东辉是安保物业部的“带头大哥”,4月8日晚20点45分,在接到后勤公司封控命令后,他随手拿上几盒治疗基础病的药物,便第一时间到达公司,安排公司安保人员合理排班,做好公司各大院封控管控措施,利用监控系统,加大保安值勤巡查力度,把好安全第一关。当晚,他就带领修缮班组、保洁班组人员帮助一线保电值班人员运送物资,收拾打扫住宿地点,一直忙碌到凌晨1点多。其中还有个小插曲,4月10日是他55岁生日,虽然没有鲜花和蛋糕,但是微信群聊里的一声声祝福让他度过了一次难忘的生日。 安保物业部“二哥”张晓忠是紫琅路分部物管处负责人兼公司安全员。这次,他和同事一起加入值守保障的队伍。四基地范围广,值守的后勤人员少。他帮忙清洁场所、搬运物资,打包盒饭,哪里有需要他就冲到哪里。看着为完成后勤保障任务贡献力量的同事们,他深知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更多人冲在自己的前面。他说:“我知道现在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更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要相互帮助,这样才能凝聚更大的力量。” 二基地22名后勤人员在这次封控管理中承担着城区供服、变电检修、变电运维150多人的生活起居任务,超额的工作量和严格的防控要求给他们带来了巨大压力。跃龙路分部物管处兼材料班长,同时也是安保物业部的“三妹”张晓沛深知这是压力,也是责任,她带着大伙儿克服人手不足、物资紧张的困难,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物资,合理安排特殊时期的各项战斗任务。白天和同事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晚上和姐妹们挤在一起谈谈心,时刻关注大家的心理状态。“我是党员,关键时候我得带好队!这里已经成为我们第二个家了,我们都会全力以赴,和大家一起迎来春暖花开的那一天!”她这样说道。 在本部食堂,细心的人也许会发现打菜人员里有一位大肚子的小姐姐,她叫易燕,在食堂工作已有14年。疫情影响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怀着二宝的她没有丝毫退缩的意思。8日晚传来即将封闭管控消息的时候,大家都劝她赶紧回家,现在走还来得及,她坚定的摇头说:“食堂现在本来就人手不足,我留在这里多做一点,你们就少一点工作量,我就不回去啦!” 疫情无情,但爱与温暖依然存在,这些用心付出的点滴,一直散发着光和热,照亮每个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