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800千伏淮安换流站内,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运维人员陈月和检修人员吕力,共同完成了对500千伏GIS设备的超声波局放带电检测作业。这是该公司试点推行“运检联合”设备管理模式的一个场景。 作为±800千伏雁淮特高压直流受端站的淮安换流站,入夏以来,站内运维人员的设备巡视工作由原来的一天2次增加至3次,尤其是换流变压器、GIS等重要设备需重点关注。 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离不开运维和检修两类人员,其中,运维人员作为设备主要负责人,负责对设备整体运行状态进行维护与判断。检修人员则相当于“专科医生”,负责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隐患并处理。二者工作的协同配合程度,直接关系到设备管理质量。 6月以来,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以淮安换流站为试点,创新推行“运检联合”设备管理模式,在每天3次例行巡视的基础上,组织运维、检修专业人员每周开展一次联合巡视,同时,定期共同开展带电专项检测,以增进两个专业之间的技术融合互补,提升双方在设备检测、缺陷判断、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联动能力,共同为特高压设备保驾护航。 “运检联合”设备管理模式,起到了1+1>2的效果。据介绍,以带电检测为例,作为排查GIS内部隐患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往通常每3个月开展一次,且由检修人员单独完成。如今,运维人员一同参与,可从设备安全运行的角度为检修人员提供有效辅助。 7月13日21时许,运维人员胡秀程与检修人员张祥虎在联合特巡时,发现极Ⅱ高端换流变压器B相汇控柜内一接头发热,热点温度为134℃。“接头温度超出了合理值79℃,亟需处理。”胡秀程查看手机上近一周设备测温记录后,立即判断道。张祥虎开柜排查发现动力电缆出现破损,随即联系检修班人员进行更换,胡秀程则返回主控室完成了故障汇报和检修前准备工序。14日凌晨1时,发热电缆更换完成,整体故障处置流程较以往缩短了30%的时间。 “运检联合”设备管理模式施行以来,淮安换流站已实施4轮次联合运检,及时发现并处置设备隐患6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