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连云港市赣榆区抗日山烈士陵园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抗日山小学的同学们和国网连云港市赣榆区供电公司“连心电”志愿者,大家共同体验了一堂难忘的“开学第一课”。这场活动注入了科技的力量,让沉默的碑刻“开口说话”。 抗日山是中国唯一以“抗日”命名的山,安葬着800多位八路军、新四军烈士,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抗日烈士陵园。然而,历经风雨侵蚀,许多碑文日渐模糊。“碑刻是烽火岁月最真实的见证,数字化保存迫在眉睫。”抗日山管委会主任贺龙广感慨道。 今年,这一难题在赣榆区供电公司与抗日山管委会的共同努力下迎来了突破。“连心电”志愿者团队携高清相机、无人机等专业设备,对碑刻全面开展数字化采集,精准记录每一处历史痕迹。他们认真整理了英雄事迹,制作成AI短视频,并为每段视频生成独立二维码,汇编成《抗日山碑刻》手册。 当日的活动中,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参观纪念馆、瞻仰烈士墓、敬献鲜花,重温抗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同学们手持碑刻手册,扫描上面的二维码,一段段鲜活生动的视频跃入眼帘:英雄的坚毅面容、激烈的战斗场景、珍贵的历史细节,借助影像与声音清晰重现,如同一部部微纪录片,将那段峥嵘岁月缓缓呈现。 “以前来扫墓主要是敬礼和献花,这次太不一样了!”抗日山小学学生郑守栋兴奋地说,“扫码就能看视频,像看电影一样,讲烈士们怎么打仗、怎么牺牲的,英雄的故事好像一下子走进了心里。以前不认识碑上的字,感觉烈士离我们很远,现在觉得他们特别真实、特别伟大。” “连心电”志愿者茆峻铭表示,“当碑刻借助科技之力‘开口’,那段岁月便不再冰冷遥远,而成为可感、可触的鲜活叙事。”团队在视频制作和碑刻采集过程中,深入研读史料,大家一次次被英烈精神打动。采用此种方式,不仅是用技术保存历史,更希望以新的表达方式打破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局限,让英雄的故事被看见、被铭记、被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