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 服务“三农” ——记国家电网江苏电力(金湖飞虎)共产党员服务队 服务队名片:国家电网江苏电力(金湖飞虎)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于2011年5月,现有157名队员。服务队恪守“有呼必应、有难必帮、服务客户、奉献社会”的庄严承诺,坚持扎根农村、服务“三农”、心系农业,用零距离、特色化服务,架起党群连心桥。 在有着“淮上明珠”之称的江苏省金湖县,有一支“飞虎队”,队员们奔走在田间地头、湖区岛屿,保障当地村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用电,并积极开展电力延伸和志愿活动,他们就是——国家电网江苏电力(金湖飞虎)共产党员服务队。 服务队名称的由来与2002年6月的一次抢修有关。当时,金湖县前锋镇白马湖村渔民蒋兆明家里出现用电故障,队员们接到求助电话后半小时赶到了现场,10分钟就解决了问题。恢复用电后,蒋兆明说:“真是兵贵神速,你们就像电视里的飞虎队。”同年,金湖县供电公司成立了由党员骨干牵头的金湖电力“飞虎队”,为当地村民提供用电故障处置、报装接电等服务。 2011年,金湖县供电公司将金湖电力“飞虎队”正式命名为国网江苏电力(金湖飞虎)共产党员服务队。服务队始终坚持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全力服务金湖县8个镇(街道)客户的用电。 一键报修暖银龄 6月15日,家住金湖县银涂镇银集社区的88岁高佰建家中突然停电,他按下安装在床头边“方盒子”上的红色按钮。几十秒后,金湖县供电公司抢修指挥中心收到告警,迅速将“方盒子”发出的定位信息转发给服务队。队员们4分钟后抵达现场,检查发现家用漏电保护开关故障导致断电后,立即帮忙更换了新开关,全程耗时不到20分钟。 在走访服务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当地村里不少老人在遇到用电故障时,常因没有手机或存在语言、听力障碍等情况,难以及时报修,加之由于 定位不精准,抢修效率受到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服务队组建创新小组,开展专项研发工作。2022年8月,队员颜壮、吉兰芳等人研制出了“方盒子”(一键故障报修装置)。该装置借鉴火警一键报警和微信发送定位功能,村民只需按下按钮,装置就会发出告警信号和精确位置,缩短了抢修响应时间。 目前,“方盒子”已在金湖县36户孤寡老人家里安装应用,并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小组交流活动示范级成果等荣誉。 服务队发挥专业所长,不断提升服务品质。2024年9月,服务队研发了可实时监测用电异常情况的独居老人用电守护平台。一旦发现老人家中用电情况异常,该平台会自动将预警短信发送至服务队队员、村社网格员和老人监护人的手机上。队员们会及时与老人取得联系并提供帮助。 自成立以来,服务队累计受理农村客户电力求助电话30.2万次,参与电力应急抢修22.8万余次,自主研发创新成果56项,其中14项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近年来,金湖县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金湖县供电公司持续加强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服务队细化供电服务保障措施。 “芒种过后是秧苗栽插的关键期。今年我们育秧5万亩,秧苗通过电气化传输带运至农用运输车上,为机械化插秧做好准备。”6月9日,金湖县沁园稻麦种植家庭农场(以下简称“沁园农场”)负责人龚九海对前来检查用电设备的服务队队员吕云说。 沁园农场成立于2013年,拥有7000多平方米标准化机插秧培育基地和4条全电气化生产线,可为种植户提供育秧、插秧、施肥、收割、烘干及销售等全流程服务。针对农场用电特点,服务队为农场量身定制保供电方案,定期上门排查并消除用电隐患,提供全天候服务。 2024年年底,得知沁园农场新建1500吨粮食存储库,并安装自动恒温除湿设备后,服务队考虑到农场原有的变压器容量仅有400千伏安,不能满足农场新增用电需求,便立即向金湖县供电公司申请对变压器进行增容。得到批准后,服务队立即勘查现场,编制增容方案。不到2天时间,队员们就完成了1台200千伏安变压器的新装工作。 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沁园农场发展的底气更足了。今年,龚九海成立了金湖海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包了塔集镇4万多亩农田,种植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实施全链条规模化管理、产业化运作。在金湖县,像沁园农场这样的现代化农业企业有近百家。服务队主动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村委会沟通对接,科学编制供电改造方案,实施“一站式”服务,不断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能力及质量。 2024年以来,服务队累计新建及改造线路91.19千米,新增配电变压器23台、总容量7400千伏安,更换配电箱156台;为78个农田电排灌项目、39个畜牧(水产)养殖项目、4座电气化大棚建设业扩配套工程,保障重点项目按时接电。(梁德斌 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