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22时,洪泽区黄集镇夜色如墨。洪能输变电分公司带电作业班的绝缘斗臂车稳稳停在10千伏张徐134线后刘支线003号杆旁。18米高的电杆上,一组烧蚀的熔断器等待更换——这是保障区域供电的关键节点,作业人员正与时间赛跑,力求将停电影响降到最低。 “安全围栏再检查一遍,绝缘遮蔽毯必须全覆盖!”工作负责人李翔嘶哑的嗓音在潮湿的夜风中格外清晰。这位有着5年带电作业经验的“老兵”,正借着安全帽上的头灯,逐项核对工具包里的绝缘器具。在他身后,刚进入带电作业班不久的“95后”员工卜金已套上加厚的绝缘披肩,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让他前胸后背沁出大片汗渍。 22时05分,随着斗臂车绝缘工作台升至15米高空,真正的考验拉开序幕。作业人员卜金和搭档吴宇轩悬在漆黑的夜幕中,眼前是10千伏导线发出的轻微“滋滋”声,他们必须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用绝缘操作杆精准拆卸已烧蚀的熔断器。应急照明灯将两人的影子投射在纵横交错的线路上,远远望去,仿佛正在攀爬一张发光的蛛网。 一阵夜风掠过旷野,导线摇摇晃晃,卜金立即用绝缘锁杆固定住邻近相线,吴宇轩趁机将新熔断器卡入底座。这个在白天只需5分钟的标准动作,此刻却因能见度不足反复调整了三次。 22时30分,当最后一相熔断器成功合闸,地面人员的手持测温仪显示接头温度正常。斗臂车缓缓降落时,众人发现吴宇轩的工装已湿透,安全帽带在脸颊勒出两道红痕。收拾工具的间隙,张云飞掏出手机拍下远处的微弱月光,此刻他们打湿的后背,正与二十公里外城区亮起的闪烁的霓虹灯,映照着同一片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