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国两会】代表履责故事

发布日期: 2023-03-07 信息来源: 内网


全国人大代表何光华:

推动企业创新成果孵化转化

2月26日,在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的欧司朗光电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配电室内,变压器发出“嗡嗡”声,电流通过一条条电缆传输至各芯片制造车间。

“作为精密制造企业,我们对电力供应的要求比较高,电压稍一波动就可能影响整条生产线,造成巨大损失。”该公司副总经理冯春祥对前来调研的全国人大代表、无锡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主任何光华说。

这段时间,何光华一直奔走在各个企业。她了解到,不少企业想通过引入一些电缆检测方面的新技术、新设备来提升电力运维水平,但没有途径。她决定将加大企业创新工作室的产学研融合力度、进一步推动创新成果孵化转化的想法加入她向代表团提交的建议中,解决企业的共性技术需求问题。

何光华的这一想法也源于她多年深耕科技创新工作的所思所想。作为电力电缆行业施工运维技术的领头人,何光华20多年来一直钻研电缆行业发展中的生产技术难点,不断突破常规思维,开展创新创造。以她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自2011年起已累计完成67项创新攻关,获得国家专利授权70项。她还担任了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输电-电缆专业创新工作室联盟的第一任盟主,在全省电力系统内开展产学研联盟链式整合创新探索试点。

在开展创新攻关的过程中,何光华发现,国内企业的创新工作室数量庞大,团队技术能手众多,但更多的是致力于解决企业内部实际生产中的难点问题,没有形成解决行业共性难题的合力。“由于缺乏覆盖范围广、开放程度高的双创平台,很多创新成果无法推向市场,而有需求的企业又无法获取有效信息。”何光华说。

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何光华就“工作室联盟产学研融合配套机制建设”开始了调研,收集企业意见。她了解到,近年来,无锡正着力发展物联网、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等龙头产业,集聚了大量高精尖企业。她从这些对电力供应要求更高的精密制造企业入手,了解他们在生产中的实际需求和创新成果转化方面遇到的问题。

“江苏有2500余家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各行各业创新创造的重要力量。”何光华说。她将从平台建设、转化激励、跨界挖掘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希望推动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转化实现串珠成链、聚链成群。


全国人大代表张强:

改造老旧小区 提升居家养老幸福感

2月25日一早,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泰兴市供电公司六级职员张强来到泰兴市济川街道商井新村小区,与老人们攀谈起来,询问他们在小区的居住体验,并在笔记本上做好记录。最近,张强一直忙着在各个老旧小区走访群众、收集意见。

“虽然房子一年比一年老旧,但我们要努力让大家的幸福指数一年比一年高。你们的意见建议我一定带到北京去。”张强记下了大家建议的要点,并梳理整合。

商井新村是建于1998年的大型公房小区,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小区内共有928户近4000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37%,提升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提高社区老年居民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作为泰兴市供电公司第一任电力抢修班班长,张强足迹遍布泰兴,带队完成电力故障抢修3万多次,对各小区的状况十分了解。

“当前,老年人口占比、抚养比‘双高’,老年服务体系需要完善。我国社会养老机构消费水平较高,纯粹依靠社保养老收入无法完全支撑老年人去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张强介绍。

履职以来,张强围绕改造老旧小区、打造颐养小区做了大量的走访调研。今年全国两会,张强准备围绕如何进行小区适老化改造积极建言。“社会养老机构的服务能力尚有不足,在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方面还需提高。我提议从‘外部公共环境+内部起居设施’‘社区设施强化+物业服务拓展’两个方面四个角度,改造老年人数量占比较高的老旧小区,打造适合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颐养小区。”张强说。


全国人大代表吉兰芳:

推广电动农机 服务乡村振兴

2月26日,在位于江苏省金湖县吕良镇新丰村的金绿源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农技师们操作着一台台电动旋耕机,快速翻动樱桃大棚里的土壤。

“这电动农机用起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使用不便的地方?”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金湖县供电公司员工吉兰芳在工作之余来到田间地头,与金绿源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顾仕举攀谈起来。

“这电动的机具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效率还高!等土壤疏松一遍后,我们就在这樱桃树下套种西瓜,一土两用。”顾仕举笑着说。

生长在农村、工作在基层的吉兰芳一直密切关注着农村农业发展,持续探索如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长期以来,作为国家电网江苏电力(金湖飞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吉兰芳全心全意保障客户用电,服务农村农业发展。她在工作中注意到,农业生产中,人工作业效率低、成本高,使用燃油机具作业还会产生污染。由此,吉兰芳萌生了推广电动农机的想法。

最近,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吉兰芳比往年更加忙碌。她早早开始着手调研,电动农机目前的使用情况如何,亟须解决的问题有哪些,提出的建议有没有可行性……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她聆听一线的声音。

“这里听不见机器的‘突突’声,也看不见白烟,与传统的柴油机械相比,电动农机环保安静,还能节省不少燃料费。”吉兰芳跟着顾仕举边走边聊,将自己的见闻记录在笔记本上。

这段时间,吉兰芳围绕电动农机使用情况及推广前景开展了大量走访调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吉兰芳说,“我通过调研发现,乡村对于电动农机的市场需求较大,而且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后,电动农机的推广应用也有了更加充足可靠的电力保障。”

今年全国两会,吉兰芳将围绕加快电动农机推广、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我建议加强对电动农机推广应用的规划引领、政策扶持及技术服务等,以农机电气化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吉兰芳说。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