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举国同庆。10月1日,当金色的晨光洒满淮安大地,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公司职工以“电”为笔,以“岗”为纸,书写着属于电力人的忠诚与奉献。 从晨曦微露到华灯初上,机器狗、无人机、高空摄像头组成的“科技哨兵”节日期间全员在岗,依托“智慧大脑”,对电网全方位守护;调控中心值班人员紧盯屏幕,精准调控电网运行;配网人员24小时待命,确保故障第一时间响应;营销人员微笑接待每一位客户,营业厅里温暖有序;发展部、财务部、物业分公司等部门员工也放弃团聚,用责任守护光明,让万家灯火的璀璨中,多了一份可靠的“淮电温度”。 10月1日,在220千伏武黄变,一个四足机器狗正灵巧地穿越变电站的草坪与台阶,进行巡检。它能够灵活地在复杂地形中行动,更凭借其搭载的高清可见光与红外热成像摄像头,精准捕捉变电站设备细微缺陷。 空中,一架旋翼无人机从智能机巢中自动起飞,呼啸着升空,径直飞向远处的输电线路。它们负责的是大范围、长距离的线路通道巡检。无论是排查树障、飘挂物,还是检查导线、绝缘子、金具的完好性,它们都能高效完成。 铁塔之上,还有一群沉默的“哨兵”——安装于塔顶的高清摄像头。它们7×24小时全天候坚守,固定监视着重要跨越段、施工外破风险点,构成了“定点监控”的防线。无人机机动巡航与摄像头定点监视相结合,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空中监测网。 所有前端采集设备收集到的海量信息,最终都汇聚到公司智能管控中心的全景监控平台上。这个平台融合了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它不仅能实时呈现电网运行状态,更能自动研判风险。 从“人海战术”到“人机协同”,从“被动发现”到“主动预警”。这套系统实现了“前端智能巡检—云端智能分析—后台智慧决策—现场快速处置”的闭环管理,让电力巡检变得前所未有的精准与高效。 10月1日,发展部统计员们坚守工作岗位,开展9月份及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公司售电量、线损率统计和分析工作,以及时准确的电力数据和高质量的统计分析为市委市政府提供经济运行决策参考,为公司生产经营决策提供研判依据。 10月1日,财务部员工坚守岗位,协同完成电费、资金实收对账及凭证核对等工作,为9月份财务报表编制做好充分准备。 10月1日,调控中心值班人员时刻关注全市负荷情况,做好电网薄弱环节监视及应急预案,守护淮安电网安全平稳运行。 10月1日,输电运检中心组织人员对220千伏淮朱线开展例行巡视,并及时劝离塔下垂钓人员远离高压线路,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节日期间输电线路稳定运行。 10月1日,城区供服中心清浦网格点组织人员对往年重超载线路及重要用户开展线路、设备特巡工作,保障辖区内居民节日期间安全可靠供电。 节日期间,城区供服中心还组织人员对里运河沿线的供配电设施进行专项用电检查和持续的夜间巡视工作,确保“2025年淮安大运河城市非遗文化旅游节”的顺利开展,也为广大市民双节期间的休闲团聚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10月1日,市区营业厅内温暖有序,工作人员微笑接待每一位客户,高效办理电费缴纳、业务咨询、用电新装等业务,确保节日期间服务标准不降、响应速度不减。 国庆期间,物业分公司坚持每日对设施设备进行安全巡视。安保、消防、维修等六条战线值守人员建立“国庆值守应急响应”机制,确保“设备不停、人员不松、标准不降”,守护公司后勤安全。 10月1日,淮阴区马头镇市集活动正式启动,淮阴供电中心提前部署,并组织人员全程职守,实时检测负荷变化,为活动提供坚实保障。 10月1日,国家电网江苏电力(淮安大鸾)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向河下古镇沿街商户发放“便民服务卡”,现场指导商户整改隐患,以“零距离”的贴心服务守护古镇的璀璨灯火。 国庆前夕,洪泽公司提前完成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运维检修,并组织服务引导人员指挥来往车辆有序充电,减少排队、拥堵现象。 9月30日,涟水公司组织输电运检人员对重要电力设备开展节日特巡,运用人工巡检和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对辖区内输电线路“把脉问诊”,全力保障节日期间电力可靠供应。